索尼公司最近研發出一種峰值功率高達57千瓦、體積不到1立方毫米的單片激光器,采用了半導體和固態激光模組的結構。這種激光器的輸出脈沖持續時間為450皮秒,強度是半導體激光1000倍,可以滿足尺寸小巧、高功率激光源的需求。該技術可用于開發更好的LiDAR傳感器,用于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機器人、3D傳感、AR/VR等領域。
傳統的高功率激光光源方案僅限于固態鐳射模組,這些模組的成本高達數百萬日元,尺寸大,需要手動組裝,限制了技術的廣泛應用。半導體激光方案的效率更高,可以用電流激活,尺寸也可以縮小到1平方毫米以下,但載流子壽命短,難以輸出高功率。索尼的新技術結合了半導體和固態激光模組的優點,可以實現高功率、小尺寸的激光器。
這種激光器的制造過程可以利用現有的半導體光刻工藝,實現高精度的陣列排列,因此具有量產優勢。如果可以實現低成本量產,這種小尺寸、高功率的超短激光光源將為高功率激光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革。
為了解決激光技術的局限性,近年來一些研究機構和企業在激光器領域開展了創新性的研究,推出了一些新型激光器方案。
除了索尼推出的千瓦級高功率激光器方案,還有一些其他的研究成果。例如,德國萊布尼茨研究所的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可調諧的光纖激光器,可以用于精密加工、光通信、醫療和生物科學等領域。這種激光器使用一種可控制的微納米結構,可以調節激光器的輸出波長和功率,同時還可以提高激光器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基于光纖的高功率激光器,該激光器可以產生比傳統激光器更強的光束,并且可以更容易地進行微型化和集成化。這種激光器使用一種新型光纖,可以將激光束的功率提高到數千瓦,并且可以將光纖直接集成到其他光電器件中,從而實現高度集成化和可靠性。
總的來說,激光技術在各行業中的應用前景廣闊,隨著激光器的不斷創新和改進,相信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激光器方案出現,為各個領域的應用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和機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