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部共建有色金屬先進加工與再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丁雨田教授科研團隊在激光增材制造鎳基高溫合金的孿晶界面調控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Outstanding strength-ductility synergy in Inconel 718 superalloy via laser powder bed fusion and thermomechanical treatment”為題發表在國際工程技術領域TOP期刊《Additive Manufacturing》(IF:11.632/Q1)上。蘭州理工大學省部共建有色金屬先進加工與再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為第一完成單位,合作單位為天水師范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和鎳鈷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劉博博士為第一作者,丁雨田教授為通訊作者。
低能孿晶界面可有效提高鎳基高溫合金綜合力學性能。丁雨田教授科研團隊以沉積態Inconel 718合金為研究對象,提出利用激光增材制造所產生的獨特的初始多尺度細小組織,對其進行形變熱處理,在細小的晶粒尺度下構筑了“孿晶+共格納米析出相”復合組織。拉伸變形過程中晶界、孿晶界、析出相與位錯發生復雜的交互作用,且孿晶界保持良好的結構穩定性,協同提高合金變形抗力和塑性;此外,拉伸時誘導形成了大量的納米孿晶束(TWIP效應)、Lomer-Cottrell位錯鎖以及不同方向層錯切割晶粒(動態Hall-Petch效應),進一步提升了Inconel 718合金加工硬化能力。
上述研究工作為擴大激光增材制造技術應用范圍和突破金屬材料的強-塑不匹配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7YFA0700703)、甘肅省自然基金青年基金(21JR7RE184)、甘肅省產業支撐計劃(22YF7GA156)和甘肅省優秀研究生“創星之星”項目(2022CXZX-386)的支持。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