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系統辦理政協提案的基本情況
區政協六屆二次會議以來,共交付區政府系統辦理提案280件。按照區政協提案辦理工作要求,區政府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健全辦理機制,密切溝通協調,努力將提案建議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
截至2022年9月底,所有提案答復率、滿意率均為100%,辦理成效得到委員和社會各界的肯定。
二、高度重視,認真組織政協提案辦理工作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建議案和提案辦理工作。區委書記王守睿多次強調全區各級各部門要增強協商意識,優化政協協商議政、民主監督成果反饋答復機制,為政協開展視察調研、評議監督創造條件。區長王立德在區政府七屆一次全體(擴大)會議上,對提案辦理工作作出專門部署,要求區政府系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辦理好建議案和提案作為講政治的具體體現、為民辦實事的實際行動。區分管領導帶頭領辦重點提案,積極協調解決辦理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堵點,推動辦好一批惠企利民實事。政府系統各辦理單位落實“一把手”責任制,將辦理提案與推動落實區重點工作緊密結合,加強與政協委員的溝通,做到辦理前主動走訪,辦理中積極溝通,辦理后主動反饋,取得明顯成效。區督查室全程跟蹤督辦,對監測發現辦理進度滯后的單位及時預警,重點跟進督促。區績效評估委員會將各單位提案辦理工作成效納入績效評估,推動提案辦理工作落到實處。辦理工作結束后,除部分提案答復內容涉及工作秘密、敏感信息等不宜公開外,其余提案的辦理結果均通過區政府門戶網站公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三、建議案辦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2022年3月,區政協提出《關于寶安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議案》,區長王立德第一時間作出批示,要求區政府班子成員和產業部門認真研究,吸納政協建議,辦好建議案。一年來,區政府聚焦“三城”建設目標和“422133”工作主框架,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堅持制造業當家,持續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相互賦能。全年寶安區經濟頂壓前行,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700億元,同比增長3.5%,增速超過全市、全省、全國平均水平。規上工業增加值突破2100億元、總產值突破95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在高基數的情況下保持高增長,完成1708億元、同比增長8.4%,總量連續3年全市第一。工業投資完成326億元,保持全市第一。工業實力從全國工業百強區第八攀升至第四,投資競爭力穩居全國百強區前三,獲評2022年度活力城區。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全市“20+8”戰新產業集群在寶安布局“17+2”席,戰新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由40.6%大幅提升至46.1%。第三代半導體IDM項目、華潤微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順利開工,世界500強魏橋集團落戶寶安中心,2022年新引進重大項目155宗,項目投資總額超1800億元,挖掘項目和落戶項目在全市各區均第一。打造一批工業互聯網應用標桿,獲評全國唯一五星級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國高企業突破7000家、連續六年位居全國縣區第一,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13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7000家、國家級孵化器達17家,均為全市第一。三種專利授權量近7萬件、占全市四分之一、總量全市最多。創新能力從全國百強區第八躍升至第二。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深入推進“小升規”“規做精”“精上市”工作,新增培育上市企業5家,總數達70家;百億級工業企業總數由7家增加至12家。推動騰訊、順豐、怡亞通等龍頭企業加快寶安產業布局。保障產業發展空間。系統謀劃“一帶兩心四片”的重大空間發展戰略,推動寶安空間重構、定位重塑、格局重組。全年整備土地496公頃、供應產業用地50公頃,均創全市各區之最、寶安歷年之最,有力保障信維通信、長盈精密等17個重大項目用地需求。強力推進“工業上樓”行動,新建及優化產業空間550萬平方米,超過前三年總和。全年拆除消化存量違法建筑近760萬平方米、連續7年全市最多。推進“1+3”創新園區工程,騰挪國企集體的低效物業,深入推進優質企業長租穩租行動。出臺系列產業政策。出臺2022年1號文件《寶安區關于支持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高地的若干意見》,配套印發《關于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56條舉措,制定紓困解難、穩增長、促消費系列惠企政策,發放產業資金和消費補貼21.6億元,退減緩免稅費和租金過百億元。一年來,區政府系統在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上取得階段性成效。
四、重點提案辦理成效顯著
2022年,區政協確定的6件重點提案均由區委區政府領導領辦。區委書記王守睿領辦重點提案《關于推動寶安區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高地的提案》。按照區委部署要求,寶安區布局世界級產業集群新賽道,謀劃建設9個示范園區、18個品質園區作為戰略性集群重要載體,繪制第一批8個重點產業集群招商圖譜,挖掘鏈主型企業或關鍵性企業187家。扶持高能級企業梯隊飛躍發展,制定支持百億級企業提速發展政策,出臺專項獎勵政策,推動深圳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落戶寶安;推動鋰電池設備制造產業成功獲評工信部2022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電子霧化產業、激光產業入選市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定制企業發展空間,全市首創“四個一”產業遴選模式,精準靶向供應產業用地17宗,建立“1+1+N”供地布局形態。推進制造業轉型提效,出臺工業互聯網賦能轉型升級政策,騰訊云工業互聯網總部基地落地寶安,各類企業創新平臺達540個,建成校企聯合實驗室31家,支出企業研發投入補貼1.01億元。區長王立德領辦重點提案《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 切實提高辦事效率的提案》。按照區政府部署要求,寶安區聚焦辦事最優,實現“不見面審批”579項、“秒批”289項、“無感申辦”334項;全區135個服務點預約系統及政務地圖全部配置完成,實現685項子事項“全市域通辦”,政務服務延伸到區內8家銀行26個網點。聚焦辦事最簡,事項跨部門協同聯辦,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并聯審批;推出150個“一件事一次辦”及231個“一件事導辦”。聚焦辦事最順,啟動132個政策項目申報,收到企業8115筆政策申請、發布惠企資訊1022條、為重點企業解決訴求1262條,推動政務服務進園區,引進郵政速遞上門服務,實施“可視化+”計劃,實現線上“面對面”實時咨詢互動。
另有4件重點提案由分管區領導蔡凡、練聰、黎杰運分別領辦。分管區領導多次召開調度會并到現場協調解決問題,所有重點提案按期答復,并獲得滿意評價。
五、提案合理化建議得到逐步落實
區政府系統各單位把政協提案辦理與本單位重點工作一體謀劃、一體研究、一體推進,有效推動提案合理化建議落實,切實解決群眾關切問題。如市交通運輸局寶安管理局承辦《關于增設新橋東片區到居住區公交線路的提案》,以沙井、新橋片區為公交先行試點,構建“四橫八縱”骨干公交線網體系,通過增加公交停靠站、提升公交運力、縮短發車班次間隔,有力解決群眾出行問題。部分單位通過吸納提案建議健全相關工作機制,如區發展和改革局主辦《關于開展重大建設項目“雙碳”管控試點工作的提案》,結合提案意見建議,建立健全相關考核機制,將“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內容納入寶安區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實施方案,推動建立常態化部門會商和碳排放管控機制。
六、下一步工作計劃
雖然區政府系統的建議案和提案辦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足,主要是個別辦理單位存在“重答復、輕落實”的現象,少數辦理單位“重主辦、輕協辦”,主辦、協辦單位辦理提案合力需進一步加強。
下一步,區政府系統各單位將進一步增強辦理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政治責任感和務實的工作態度,不斷改進各項辦理工作:一是突出實效導向,進一步加大建議案和提案意見建議轉化為實際工作成果的力度,并做好“回頭看”工作。二是進一步完善與政協委員常態化溝通聯絡機制,定期向政協委員匯報工作進展,積極配合政協委員各項視察調研。三是進一步凝聚區相關部門辦理合力,鞏固主、協辦單位聯動機制,并加強考核督辦,確保辦理工作推進有力、落實有效。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