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2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評審結果公布,由西安空天機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空智造”)牽頭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重點專項“激光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在線監控與質量評價技術”項目獲批立項。
本項目正是由航天基地入區企業西空智造牽頭申報,由武漢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5家高校,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2家科研院所,以及鉑力特、易加三維等2家增材制造方面知名企業聯合參與。
項目將研究“機理—測試—評價—調控”全鏈條的LPBF增材制造在線監控和質量評價關鍵技術,解決金屬增材制造規?;a的質量保障難題,進一步提升我國金屬增材制造裝備與技術能力,具有重要的科學技術及工程應用價值,也將產生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西空智造是由西安空天能源動力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孵化、并專門針對空天動力等高端裝備部件從事智能增材復合制造(“i-3D”)的高新技術企業,其專注金屬及異種材料的3D打印智能監控與檢測認證、3D打印與超快激光復合制造、特種部件增材制造/再制造及其材料制備等方面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產業化,解決高端裝備增材制造部分“卡脖子”或短板技術難題。
“航天基地是航天科技產業和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產業基礎非常扎實,頭部企業聚集度高。相關產業集聚,形成了產業集群優勢。”提起落址航天基地的初衷,西安空天機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光強表示,“我們致力于成為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增材復合制造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成為中國自主創新示范類企業,航天基地良好的產業基礎及集群效應為我們創造了眾多機會?!?/p>
增材制造俗稱3D打?。ㄒ韵潞喎Q“3D打印”),是一種新型制造技術。近年來,隨著航空航天、汽車工業、生物醫療、消費電子等技術的進步,其對構件的性能、個性化、快速制造等要求更高,傳統的金屬加工方法受到嚴峻挑戰,3D打印能夠實現復雜零部件無需模具成型,是制造業領域具有代表性的顛覆性技術。
2021年,陜西部署打造包括增材制造產業鏈在內的23條重點產業鏈,此后,《2022年西安市科技工作要點》和《西安市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2022年工作要點》印發,明確要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為主陣地,以促進兩鏈融合為主線,集中資源、平臺、技術,精準對接創新資源,促進技術成果服務市場。
航天基地緊緊依托產業優勢和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優勢,加快構建“1+10+13+N”創新體系,打造13條重點產業鏈。作為13條重點產業鏈其中之一,目前,航天基地正在按照“強鏈、延鏈、補鏈”的思路統籌增材制造產業鏈發展,搭建起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橋梁紐帶。
作為秦創原“一總兩帶”中“秦創原科技創新示范帶”中的重要承載區,航天基地充分發揮科技協同創新、產業園區支持等方面的優勢,以十個科技園為載體,以“鏈長制”為牽引,統籌區內外產業鏈配套企業資源,深入實施產業創新、平臺建設、成果轉化、改革創新,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除此之外,航天基地還積極搭建包括增材制造產業鏈在內的13個工作專班,以13位專班班長及11名招商大使為引領,著力開展招商活動,促進資源要素高效流動,搭建“信息共享、產學研合作、科技金融服務、支持政策”等多元服務平臺,為企業落地提供最優服務。
目前,航天基地增材制造產業鏈已聚集西安空天機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陜西宇光飛利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等相關企業30余家,業務涵蓋領域廣泛、門類齊全,超過50%的企業以產業下游技術服務及設備、材料銷售為主要業務,上游企業主要面向航空航天產業相關制造業務。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