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培育發展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已重磅發布。如何看懂這份引領深圳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未來三年發展的綱領性政策文件?小七為您做深度解讀。
壹 行動計劃出臺背景 1產業解釋和涵蓋范圍 名詞解釋 激光,定義是通過受激輻射光擴大,被稱為“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激光應用廣泛,有激光打標、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激光武器等。 行動計劃涵蓋范圍 本行動計劃涵蓋領域主要包括激光制造裝備和增材制造裝備。 激光和增材制造產業主要包括中上游基礎材料、專用材料、核心器件、支撐軟件、激光器,及下游裝備系統和應用服務等。 激光產業鏈圖譜 增材制造產業鏈圖譜 全球工業激光應用市場結構與工業激光器產品結構 數據來源:Laser Focus World ,小七整理 中國各地區激光產業規模 數據來源:《中國激光發展報告2020》,小七整理 2與其他戰新產業關聯圖 激光與增材制造是重要的核心關鍵產業、基礎性產業和引領性產業,可有力推動和引領經濟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作為先進制造業的“硬”底座,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鏈龐大,廣泛支撐下游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智能終端、網絡與通訊、超高清視頻顯示、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高端醫療器械、智能機器人、工業母機、精密儀器設備等行業發展。 3發展現狀 第一,從產值規???/strong>,深圳是國內最大的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集聚區之一,2021年,我市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增加值達73億元。 第二,從產業生態看,深圳企業數量和有效專利量國內領先,已初步形成材料、器件、軟件、設備和應用服務覆蓋全鏈條的產業生態體系。 第三,從技術水平看,深圳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總體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在高功率連續光纖激光器、納秒脈沖光纖激光器、電池焊接裝備等產品類別處于國內一流、國際先進行列。 第四,從企業競爭力看,深圳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重點企業綜合競爭力強勁。 4機遇與挑戰 從宏觀政策看,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制造業發展,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已初具規模,產品與技術的快速成熟,與國際品牌性能差距日益縮小,國產替代進口迎來發展的窗口期。深圳作為我國制造強市,下游優勢明顯,對激光與增材制造技術、設備等在各產業領域推廣應用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從產業發展趨勢看,激光與增材制造替代傳統加工趨勢日趨明顯。與傳統制造業對比,激光與增材制造加工效率極高,為終端客戶降本增效、產業升級提供了更多可行性。在 “雙碳”背景下,激光與增材加工替代傳統加工趨勢明顯,行業滲透率正在加速提升。在未來國家一系列產業結構調整及工業結構改造過程當中,產業擁有廣闊市場前景。 與國際龍頭相比,深圳激光發展依舊存在挑戰:一是部分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對外依存度較高;二是產業大而不強,部分企業以設備整機集成業務為主,處于價值鏈中低端環節;三是企業梯隊結構不完善,亟需培育中堅力量支撐產業持續發展;四是產業應用融合不夠緊密,超快激光、高功率激光、增材制造等推廣應用有待深化。 貳 行動計劃目標 《行動計劃》提出了四大目標,推動產業形成覆蓋源頭創新、智能制造、創新應用的發展生態。 產業規模持續領先 到2025年,產業增加值達到140億元,新增1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獨角獸”企業。 創新能力穩步提升 到2025年,在基礎材料、核心零部件、支撐軟件、高端器件等關鍵領域取得實質性突破,新增1家省級或以上制造業創新中心、10家企業技術中心。 行業應用深度融合 到2025年,圍繞3C電子、新能源、新型顯示等優勢領域,打造一批“激光+”和“3D打印+”智能制造應用示范項目。 產業生態持續優化 到2025年,建成若干檢驗檢測、試驗驗證、應用研發等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專業展會、高端論壇等行業活動的開展。 叁 重點任務和工程 1四大任務 通過 “技術攻關+示范推廣+支撐體系+集聚發展”四大任務,推動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形成空間集聚、鏈條完整、特色鮮明的發展格局。 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探索前沿科技領域“揭榜掛帥”。 布局共性技術平臺和創新載體。 實施重大裝備與關鍵零部件攻關計劃,鼓勵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產學研用協同攻關。 加強應用示范推廣 面向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開展高端激光裝備和增材制造裝備應用示范。 支持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支持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與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融合應用,加速智能化產線應用推廣。 構建產業支撐體系 圍繞共性需求,強化優質資源整合,支持建設技術創新聯盟、應用研發中心等產業促進機構。 鼓勵重點企業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和質量體系建設。 支持舉辦國際知名專業展會及高端論壇活動,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強化區域發展統籌規劃,發揮各區優勢,協同錯位發展。 依托骨干企業打造一批激光與增材制造專業園區,集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 2重點工程 圍繞產業基礎、產業鏈結構、支持體系、應用示范四方面,開展四大工程: 產業基礎高級化工程 主要圍繞基礎研究、基礎材料、基礎核心器件和基礎支撐軟件等:“四基”統籌布局,以夯實產業上游基礎。 小七解讀 當前深圳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鏈較為完整,產業規模全國領先,但70%以上企業集中在下游激光設備整機集成,上游的基礎材料如光纖,核心器件如激光器、激光控制系統等領域亟需高端突破,鼓勵各產學研主體協同攻關,進行“補鏈”,可有效推動產業高端化發展。 產業鏈現代化工程 主要在整機高端化、企業融通發展以及產業鏈數字化轉型三個方面布局,完善產業生態。 小七解讀 隨著技術不斷突破,激光器及激光加工裝備市場產品逐漸成熟,產品價格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因素,行業競爭加劇。通過布局突破高技術壁壘產品,鼓勵領軍企業整合產業資源,數字化轉型打通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數據渠道,可有效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改變產業大而不強現狀,提升深圳企業國際影響力。 支撐體系強化工程 主要在創新載體建設、公共平臺以及人才隊伍三個方面重點布局,以提升深圳產業創新能力。 小七解讀 目前深圳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整體公共服務能力和行業創新活力有待加強,缺乏革命性、突變式新技術。通過搭建創新載體、公共平臺,提升產業綜合創新能力,完成技術開發到轉移擴散和首次商業化應用的完整創新鏈條,打造跨界協同的創新生態系統,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應用示范融合工程 圍繞3C電子、新型顯示以及新能源三個深圳優勢領域進行產業應用融合,推動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向下游領域滲透。 小七解讀 目前,我國激光與增材制造行業規模巨大,但是對比德國、美國等制造業發達國家,下游滲透率不足。面向深圳優勢領域、高端應用場景以及國際前沿領域,搶抓“雙碳”機遇,布局應用示范工程,可有效解決產業應用融合不夠緊密問題,深化超快激光、高功率激光、增材制造等推廣應用,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肆 空間布局 圍繞研發創新、應用示范、園區建設等建立各具特色的區域錯位發展新格局。在前海布局研發設計環節,在寶安區、龍華區、坪山區布局研發設計和生產制造環節。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關于發布《深圳市培育發展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的通知 關于數字經濟研究所 數字經濟研究所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一流的數字經濟高端智庫為目標,聚焦“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面向數字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區塊鏈、類腦智能等未來產業,深度開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等多維度研究分析,致力于為政府及產業界提供有價值、有深度、有智見的決策咨詢。
增材制造,是融合了計算機輔助設計、材料加工等技術,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通過軟件與數控系統將專用的金屬、非金屬、醫用生物等材料,按照擠壓、燒結、熔融、光固化、噴射等方式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物品的制造技術。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