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既是中華民族工匠技藝世代傳承的價值理念,也是我們開啟新征程,從制造業大國邁向制造業強國的時代需要。在南京先進激光技術研究院(簡稱“南京激光院”),有這樣一位80后“工匠”,從一線的激光焊接技術人員,再到如今的平臺管理,十幾年來專注把每一個產品做到極致,他就是激光裝備及工藝技術研發中心副主任——劉東濤。
精益求精 勇于創新
提到“激光焊接”這個詞,大家可能有點陌生。激光焊接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作為熱源的一種高效精密焊接方法。“相對于傳統焊接效率低、變形大、電極損耗頻繁、位置可達性差等缺點,激光焊接優勢較明顯,具有強度高、效率高、變形小、無接觸加工、遠距離且可變等特點。”劉東濤表示,目前南京激光院的激光焊接技術已成熟運用于航空航天、汽車、通訊、核電、電子等領域。
右三為劉東濤
2021年,南京激光院主導研究的“航空航天輕合金大型復雜結構精準激光焊接技術”項目,以大型薄壁結構雙激光束雙側同步焊接(DLBSW)工藝與裝備需求為牽引,突破了激光焊接微觀熱-力-冶金機理、形性一體化精準調控技術,形成了首套雙激光束雙側同步焊接裝備,完成了國內首個激光焊接火箭貯箱的研制。這項技術還獲得了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身為團隊的一員,我非常自豪。”劉東濤說,他現在也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專業的在讀博士,這次項目與南航合作,高校的理論支持給予了很大的幫助,通過深化校企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不忘初心 匠心筑夢
南京激光院在2012年啟動之初,就堅定了為產業提供技術支撐的總體功能定位,打造集產業技術研發、技術轉移轉化、技術服務和中小型科技企業孵化“四位一體”的激光產業技術研究院。劉東濤2013年加入南京激光院,如今已近十個年頭。從基層員工到管理者,他一步一個腳印,雖然“角色”有變,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技術研發。
“研發一直是我的興趣所在,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團隊的小伙伴一起思想碰撞,同心合力,砥礪前行。”在劉東濤看來,激光焊接工作本身就是在做研發,先怎么焊、角度多少、工藝參數多少,怎么保證里面沒有氣孔或者沒有其他焊接缺陷等等都是有“講究”的。追求把每一個產品做得更全面、更極致,這就是他的“工匠精神”。
南京激光院先后建成了江蘇省智能激光制造公共服務平臺、五個研發中心和三個事業部,形成了國內一流的激光產業技術研發平臺。其中,江蘇省智能激光制造公共服務平臺,目前由劉東濤負責日常管理。記者走進該平臺,各類高端激光制造裝備映入眼簾,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
“在我看來,科技創新就是走在別人前面,要有先進性。”劉東濤帶領團隊一直在探索激光創新發展之路,并注重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未來想把新的產品設備推廣出去。談到對年輕一代員工的建議,他表示,從事激光行業的工作,一定要注意安全,認真做好防護;此外,還要保持一顆求知的心,不斷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不斷成長。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