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深圳市寶安區印發一號文《寶安區關于支持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高地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吹響了“虎年開新局”的征程號角。
根據《意見》,寶安將大力實施“1+4+56”政策體系,通過優化布局、提升能級、創新支撐、服務賦能、環境保障,促進寶安制造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加快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高地。
通讀《意見》可以發現,2022年的寶安一號文,是這個享譽國際的制造業大區在“雙區”驅動、“雙改”示范、“前海戰略”等一系列發展機遇之下的一次“升維”布局——牢牢扣住先進制造業這個核心優勢和發展的“牛鼻子”,以更大的格局自我審視,以更廣的視野謀篇布局,以更鐵的決心破解掣肘,以更深的思維系統推進,向著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高地的目標不斷邁進。
寶安計劃實施的“1+4+56”政策體系包括1個綱領性文件、4大行動及56條精準扶持措施。綱領性文件即《寶安區關于支持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高地的若干意見》,“4大行動”正是其核心和主體內容,繪就了寶安支持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路線圖”。
——制造業能級提升工程:以高質量產業空間為保障,以大集群、大企業、大項目為引領,重構產業格局,促進產業升級,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具體包括優化制造業產業空間規劃、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化、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企業群、深入推進數字化賦能工程、大力開展工業園區提質增效專項行動、保障重點企業產業空間需求、實施大招商工作機制等七項舉措。
——制造業創新動力工程: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著力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和創新環境營造,以高水平科技供給支撐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具體包括實施創新載體建設、實施高端創新平臺引進培育、實施關鍵技術攻關、實施科技創新服務提升、實施知識產權強區、實施質量標準引領等六項舉措。
——服務業融合發展工程:以總部經濟、金融、物流、軟件、會展商貿、文化創意為重點,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耦合共生、協同發展。具體包括發展總部經濟、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動物流業高端化發展、促進軟件業集聚發展、加快發展會展商貿業、推動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等六項。
——營商服務保障工程:堅持把營商環境作為第一品牌、第一資源、第一競爭力來抓,全力以赴提升城區功能品質、優化企業服務、穩定發展預期,全方位提升寶安的吸引力。具體包括營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品質城區、構建全鏈條企業服務機制、降低資源要素成本、強化一流法治保障、加強人才保障等五項。
據了解,寶安區后續還將根據《意見》內容,出臺56條精準扶持措施,為促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制定詳盡的“行動清單”。
將“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定為2022年一號文主題,寶安深意何在?在這份全文近5000字的《意見》中,又蘊藏著哪些全新的理念和創新點?
寶安是深圳的產業大區,經濟大區,人口大區,位列全國百強區第八、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第八、全國投資競爭力百強區第三。2021年,寶安GDP為4421.82億元,位居深圳各區第四,被視為深圳工業的“基本盤”。
在2021年9月舉行的寶安區第七次黨代會上,寶安明確提出了“以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高地為總抓手,奮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標桿城區”的發展目標。“開年第一文”就將目光對準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無疑是對上述目標的聚焦與深化,體現了寶安區政策制定的有效與精準。
而在各項具體部署中,則蘊藏著寶安“突破瓶頸,創新機制,構建生態,系統布局”的思路與理念。
突出空間保障,破解土地空間資源瓶頸。經過40多年的高速發展,寶安土地資源高度緊缺,嚴重約束產業高質量發展。《意見》提出了“以規模化的優質空間承載戰略性項目”的思路,通過高水平規劃建設燕羅國際智能制造生態城、石巖科創城、桃花源“升級版”科技創新中心(深圳國家高新區寶安園區)和深港先進制造業合作區,打造四大先進制造業戰略增長極;通過重點產業項目土地供應等八種模式,千方百計保障重點企業用地用房需求。
突出共建共享,構建利益共享機制。“利益共享”是此次《意見》一個極為值得關注之處。借鑒多地經驗,寶安提出,將工業園區,高端樓宇和軟件園產生的收益通過一定方式“反哺”園區發展,讓園區運營商不靠提高租金也可獲得穩定投資收益,為園區建設提質增效。
突出全產業鏈,構建頭部企業“大如明月”、中小企業“滿天星辰”的先進制造業發展生態。《意見》圍繞先進制造業發展鏈條延伸和生態構建,支持具有生態主導力的龍頭骨干企業整合產業鏈核心資源,培育若干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千億級企業系”,同時聚焦梯度培育,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突出融合發展,強化現代服務業賦能。依托前海合作區現代服務業政策優勢,強化現代服務業賦能作用,以總部經濟、金融、物流、軟件、會展商貿、文化創意為重點,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耦合共生、協同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份寶安區出臺的《意見》中,甫一開篇就提出,要“站在大灣區高度統籌謀劃全區產業格局”。與以往不同的立足點,意味著2022年這份“一號文”必將產生與以往不同的深遠影響。
曾經,寶安偏居深圳西部,是交通、環境、民生、基礎設施都欠賬頗多的“關外”。隨著深圳發展一路向西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推進,以及前海“擴容”,寶安的地理優勢、發展潛力、投資價值正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和發現。
基于“立足灣區”的高度和思路,《意見》里有多處體現出了前瞻性。
以“服務業融合發展工程”為例,過去40年余年的發展,寶安一直強調制造業,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前海戰略”落地,以及騰訊、順豐、物美等龍頭服務型企業加快在寶安的產業布局,寶安迎來了現代服務業大升級的戰略機遇,現代服務業的前景看好,此時提出“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思路,正當其時。
此外,“高起點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謀劃發展未來產業,引領寶安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新方向”、“重點面向戰略級、關鍵性、補鏈強鏈等優質項目,開展全球招商大會平臺招商,以高質量招商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升源頭創新供給能力,促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融通發展”、“積極爭取金融開放和跨境人民幣改革創新試點,鼓勵外資、港澳和前海金融機構在寶安設立分支機構”、“加快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重點發展全球采購、全球分銷、金融結算等業務”等內容也充分提前了寶安在政策制定時的前瞻性眼光和國際化思維。
中國城市經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宋丁認為,此次寶安一號文對先進制造業的扶持力度,在深圳各區當居首位。作為深圳傳統制造業基地,《意見》通過導入高質量發展的理念,推動寶安向著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高地的定位邁進。這不僅對于寶安,甚至對深圳未來繼續保持在國內先進制造業領域的領先位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圖讀懂寶安支持先進制造業發展的“一號文”↓ ↓ ↓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