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激光50年發展,是中國激光行業堅持自主創新、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發展的縮影。50年不是一個句號,湖北激光、光芯屏端網產業集群未來將更輝煌!”
10月27日,光博會首日,“第一屆中國激光產業鏈論壇暨湖北激光50周年”活動舉行,論壇主席、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表示。
現場,逸飛激光總部及智能制造裝備研發基地、奔騰激光高功率激光智能裝備武漢研發制造基地、華工科技創投基金項目、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產學研合作項目等簽約。
銳科激光獲授“東湖高新區激光產業鏈鏈主企業”。未來,光谷將以“鏈主”企業為主導,堅持龍頭牽引、培育壯大、集群發展。
業內知名企業和中科院、上海光機所、華中科大等國內外企事業單位、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技術及管理人員、投融資專家等300余人參加。
“從猴子到激光”,
光谷激光企業密度全國領先
光谷是中國激光產業的發源地,已形成完整的激光產業鏈和中國最大的激光設備制造基地之一。
論壇主席、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朱曉介紹,1971年,華中工學院老校長朱九思到國家教委開會,聽說了“激光”這個新名詞。為搞懂這個名詞,朱九思決定成立“激光教研組”,并確定研究方向——面向工業應用的激光器研發。這就是武漢激光的由來。20世紀80年代起,激光焊接、激光熱處理等一批研究成果進入了工業應用,并逐步規模產業化。
“激光是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代表人類進化的工具。一個新的激光精密制造時代已經到來,可以說未來已來。”朱曉表示,他曾提出一個著名的口號:“從猴子到激光”。
激光應用于工業領域
目前,東湖高新區激光企業已達200多家,激光企業密度全國領先。2020年,激光企業總收入突破200億元,覆蓋高、中、低功率各類氣態、固態和光纖激光企業,在激光器、工業激光加工設備、醫療激光設備等領域,形成以自主研發為核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
近年來,光谷激光企業創下了多個“第一”:銳科激光成為國產光纖激光器第一品牌、全球第二,與華工科技參與制定我國激光產品類首個國際標準“工業用光纖激光器參數要求和測試方法”;華日激光紫外激光器、奇致激光醫療美容設備、逸飛激光鋰電池加工設備等在各自細分行業市場占有率均位居國內第一;7000瓦二氧化碳激光器、萬瓦光纖激光器、百瓦級超快激光器等產品實現國內首臺套產業化……
華工科技國內首套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
提質增效新階段,
發展東湖科學城激光產業創新集群
發展到今天,激光產業已進入提質增效新階段。
從國際看,全球激光設備市場潛力巨大,2020年至2025年,國際市場將為激光設備行業帶來數千億美元的市場空間。我國激光設備制造規模大、制造能力強,性價比優,得到中東、拉美和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市場認可。光谷激光企業具備海外擴張的能力,正在積極參與全球競爭。
從國內看,我國產業升級的迫切需要將帶來激光應用領域變革。2015年至今,中國激光制造產業復合增長率達到20.6%。新時期,激光正向激光清洗、增材制造、激光雷達和激光顯示等領域滲透。如2021年被認為“激光雷達元年”,長江證券預計到2025年、2030年,全球激光雷達市場規模達到50億美元和110億美元,中國市場規模達到20億美元和50億美元。
在省市建設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的光谷科創大走廊的創新戰略下,東湖高新區正大力發展東湖科學城激光產業。
目前,東湖科學城已聚集華工科技、銳科激光、帝爾激光、華中數控等激光相關上市公司,正圍繞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激光產業創新集群”目標,推動創新鏈、產業鏈和價值鏈“三鏈融合”。
光谷將實施產業空間構建、產業規模倍增、創新能力躍升、核心產品攻關、服務能力強化五大重點工程,全面提升激光產業的集中度和顯示度,為東湖科學城和光谷科創大走廊高質量發展提供產業動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