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21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光子產業峰會在西安高新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峰會上,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所長馬彩文發布了陜西省“追光計劃”,以補鏈、強鏈為抓手,依托陜西省光子技術與人才優勢,聚焦先進激光與光子制造、光子材料與芯片、光子傳感三大重點領域,實施“六個一”重點舉措,保障“追光計劃”順利實施。
據了解,光子產業分布在光子制造、光子信息、生物光子、能量光子、空間光子等各大領域,涉及到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物質、信息、生命、能量、空間等各種要素。比如:光刻機、超快激光、5G、量子、基因測序、光伏、衛星互聯網等都涉及到光子技術和產業的應用。
陜西雖深居內陸但在光子產業方便具有明顯的發展優勢。一方面是科研優勢,陜西擁有西安光機所、西電、西工大等一批光子學科健全、特色鮮明的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豐厚。另一方面,陜西光子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在西安光機所“西光模式”的推動下,陜西已有100余家光子技術企業,初步形成了光子制造、光子信息、光子傳感等產業集群。且陜西在光子技術產業領域有著深厚的科研基礎,高折射率硅光芯片、微納光波導、光柵耦合器和VCSEL激光器、半極性GaN光電芯片襯底材料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光子先導創新中心作為陜西省省委領導下的光子產業發展的中樞機構,其建設緊密關系著“追光計劃”的進展。而光子產業聯盟則立足陜西,推動“政產學研”深度融合,將有效促進高校院所直接面向企業,與產業發展需求實現“點對點”對接。光子先導創新中心和光子產業聯盟的落成,對陜西積累擴大光子技術與人才優勢,聚焦三大重點領域,實施“六個一”重點舉措有著重要意義,也將為陜西打造成為光子產業創新創業的全生態體系聚集地奠定良好基礎,提供強大的驅動力。
在峰會上,對于光子、量子、集成光學、光學顯示等時下熱點話題,與會專家學者、企業人士等嘉賓進行共同探討溝通。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首先就“激光顯示將成為下一代主流”為主題,基于他多年在可調諧激光、全固態激光和激光顯示應用等方向的研究經驗,給出了他的專業看法。到場的另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以“國家新材料戰略推動光電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從基礎入手為光子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干勇表示,我國關鍵戰略材料的自主保障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基礎能力相對薄弱,對外依存較高;他指出,目前正是以半導體光電子器件為核心的通訊產業發展的最佳時機,光電子技術將徹底改變數據中心和高性能計算體系,光電子在消費電子市場也即將有爆發式增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祝世寧通過一系列事例,從光學超晶格與量子光源、超構表面與光量子態的調控、光子芯片與光量子信息處理等三個角度介紹了微納光學研究如何從光量子信息技術走向實際應用。
在主旨演講的最后,中國光學學會副理事長、舜宇光學科技(集團)執行董事、常務副總裁王文杰介紹了集成光學的定義、發展歷程,以及在光通訊、數據傳輸、激光雷達和生物傳感等方面的應用,對集成光學將持續改變世界提出展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