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激光產業發展,早在2017年高新區就開始規劃建設激光產業園,總規劃面積為1200畝,其中一期開發面積800畝,總投資約35億元,總建筑面積達80萬平方米。目前,濟南市激光裝備產業規模約150億元,其中以激光切割為主的激光裝備出口規模全國第一,已形成長江以北最大的激光裝備產業聚集地。
據了解,產業園一期工程建設順利,預計到6月份,有20萬平方米廠房竣工,并實現項目入駐。同時,我市激光產業頭部企業也進入快速發展期,像森峰科技、華光光電、金威刻、晶華光電等單位近兩年紛紛進行老廠技改及新廠建設,總用地約500畝,總投資約20億元,建筑面積達50萬平方米。
2020年8月9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立成調研邦德激光公司時,提出要建設濟南國際激光谷。為落實立成書記要求,智能裝備中心牽頭成立了山東省激光裝備創新創業共同體,是全省首批批復建設的五家共同體之一,聚集了“政、產、學、研、金、服、用”七方面發展要素。吸納成員單位30余家,包括國際成員單位5家。構建了從上游的芯片、泵浦源、晶體材料,到中游的激光器,再到下游激光切割機床相對完整的產業鏈。
通過搭建創新創業共同體這一平臺,各類要素充分融合,不斷拓展新應用場景,如在激光熔覆領域方面,由森峰科技、激光所、濟南重工形成“產研用”的合作模式;在激光清洗領域方面,由森峰科技、激光所、海富光子形成“產業鏈”+“研”的合作模式。
濟南激光產業起步早、發展快,擁有良好的基礎,但也存在多數企業還處于產業鏈的中低端、規模較小、研發創新能力不足等短板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并加快開拓激光應用新用途,共同體組織實施了首批聯合重點攻關項目16個,通過實施重大專項攻關,支撐高端激光裝備產業發展。并積極與中科院激光所對接,目前濟南光科致遠、濟南清陶新能源兩個項目公司已落地智能裝備城。雙方將繼續在高功率超快激光、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固態激光等產業領域加強合作,推動更多激光前沿領域的項目落地。
下一步,以建設濟南國際激光谷為目標,以激光產業轉型升級為導向,以提升科技創新為核心,通過強鏈延鏈補鏈,聚力打造“1234”激光產業新體系。擴大激光裝備制造1大優勢,重點發展高功率、高速度、高精度、智能化的激光加工裝備。著力培育激光晶體材料及元器件、大功率激光器2大潛力產業。拓展布局激光清洗與熔覆、激光探測與監測、激光醫美3大產業。前瞻布局超快激光、量子激光、新一代通信技術、復合焊接4大新興應用。立足區域產業發展基礎,打造比肩武漢、深圳的“中國激光第三極”,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新格局。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