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已有129個國家和地區投資建設5G網絡,47個國家地區開始提供5G服務。未來,5G商用最大的應用場景在哪里?引發業界關注。
在嘉興新鳳鳴集團的長絲生產車間里,通過全球首個機器視覺5G飄絲檢測系統,在60米每秒的速度下,能夠實時檢測出是否有單根絲斷裂。從去年10月31日浙江移動宣布全省5G網絡商用,到現在5G網絡商用滿一周年,5G“黑科技”已經開始和浙江的制造業擦出亮眼火花。如果說基于4G的移動電商、移動支付、共享出行、移動社交等應用豐富了大眾的生活,那么工業互聯網是業內認可的5G最大的應用場景。讓5G和制造業擦出更多火花,浙江有實力也有責任領跑。
5G飄絲質檢機器人只是新鳳鳴集團生產線上的應用之一。正是通過IGV智能運輸機器人、生產質量動態監測器、自動叉車、溫濕度檢測器等一批工業制造方面的5G創新應用,這家制造企業得以把以前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變成現實。已經有專家預測,5G未來80%的應用場景正是在工業互聯網。如果說4G時代成就了消費領域移動互聯網的繁榮,5G的來臨則會更多地賦能工業制造領域。5G如何從消費互聯網通向產業互聯網?浙江作為數字經濟強省,未來如何更多地打造5G賦能制造業的典型場景,更多企業需要有像新鳳鳴這樣主動擁抱改變的意識。
探索“5G+工業互聯網”更多新的應用場景,就要真正把5G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的特性發揮出來。比如新鳳鳴5G飄絲檢測系統搭載的攝像機會在運動中產生每秒80M的回傳數據,像這種級別的移動數據回傳量,如果放在5G之前的通信管道中,是容納不下的。這也就是為什么說5G的到來,解放了工業制造方面的創新力。而低時延、高可靠的特性在工業場景中,如何跟工業互聯網更深地融合,促進制造業的根本變革,還需要不斷探索。
當然,發展“5G+工業互聯網”不能搞一刀切,應該有序地針對儀器儀表化水平比較高、網絡架構比較好的企業發展5G應用場景,帶動企業甚至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