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下午,位于武漢未來科技城的華工激光產業園內,華工科技旗下華工激光的負責該項目的工程師徐杰,還在遠程連線有著1小時時差的海外某客戶,定期溝通設備運行情況。
“20微米的運行精度一直很穩定,最令人擔心的碳化黑邊情況,這臺機器也沒有出現,我們非常滿意!”海外客戶口中的設備,是國內首臺出口海外的FPC(柔性電路板)全自動覆蓋膜激光切割機,由華工激光研制,正服務于全球最大的柔性印刷線路板制造企業,將用于汽車電子,3C電子等柔性電路板的生產。

華工激光研制的激光切割設備,能在精密的柔性電路板上進行切割(華工科技供圖)
柔性電路板可以自由彎曲、卷繞、折疊,即使承受數百萬次的動態彎曲,內部導線也不會受損,隨著5G開始商用,智能手機往小型化大屏化發展,折疊屏手機的興起等,都將增加柔性線路板的用量。
GPS裝置、娛樂設備如DVD播放器、智能手表、VR(虛擬現實)頭盔等都在芯片、傳感器、整機設計中大量使用了柔性線路板,這種“能屈能伸”的材料市場空前廣闊。有預測,今年全球柔性電路板的市場規模將增長到262億美元。
而要在這種更小更薄更軟的材料上進行切割,就必須要用到激光,“激光的聚焦光斑僅有幾十微米,能夠實現高密度線路和微孔的加工,比如這款‘國內首臺’設備精度可達20微米,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直徑的2/3”。
“最難的是功夫要快,做到恰好一‘碰’。”徐杰介紹,柔性電路板如果切割不好,就會碳化黑邊,后期存在微短路問題。而華工激光可做到“皮秒”,相當于激光與材料相互作用的時間只有一萬億分之一秒。
徐杰介紹,受疫情影響,采用遠程連接方式,協助海外客戶完成相關安裝調試工作。
華工激光總經理鄧家科介紹,打鐵還需自身硬。憑借這“最快的刀”,企業在繼續開拓全球化業務方面有更大作為,并以疫后“不服周”的拼勁,不斷拉動國內核心部件、技術的出口。 就在前不久,一臺GF3015PLUS系列光纖激光切割機從華工科技智能裝備產業園發往希臘,這是公司打開希臘市場獲得的首單,也是進入歐洲市場的新里程碑。
2018年,剛剛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的保加利亞留學生伊沃入職華工激光,成為國際業務部的一名銷售“外援”。今年4月接到客戶網絡詢盤信息時,他身在保加利亞,不斷通過郵件、電話等方式與客戶交流,辦理好各種健康證明后,又積極前往希臘,最終,華工科技完備的海外營銷體系、全天候響應客戶的標準化服務品牌,打動了客戶。伊沃用專業和誠意拿下訂單。
華工科技積極調整海外市場策略、穩步開拓,截至9月底,海外銷售同比增26.6%,客戶覆蓋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雙循環戰略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新強介紹,機會與風險并存,華工科技以創新為驅動,深耕高端、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充分發揮全球多地區本地化銷售及售后團隊優勢。決戰四季度,全體海內外華工科技人,將以最昂揚奮進姿態,保證海外業務穩健續航,“打響創新之城武漢的創新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