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激光行業專家在大會上發言。
為期兩天的光電產業技術創新應用型大會——2020世界激光制造大會于10月13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落幕。
作為2020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同期展會之中國(深圳)激光與智能裝備、光電技術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世界激光制造大會由12日全體大會和13日平行論壇組成,集合了來自美國、德國、俄羅斯、瑞士、新加坡、立陶宛及中國的全球光電領域頂級專家和頭部企業代表,主講激光前沿技術、創新理念及其最新應用,共同探討疫后全球激光行業發展趨勢,為光電行業上中下游企業及相關從業人士搭建知識型、應用型、產業化的學習溝通交流平臺。較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大會的所有會議均采用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海內外同步直播,并邀請了位居光電領域前列的美國、德國等數位知名專家與會演講。
12日的全體大會由北方激光研究院(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特聘專家王浟教授主持,美國工程院院士Connie Chang-Hasnain教授、俄羅斯科學院院士Yury Kulchin教授、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光電子分會會長Carmen Menoni教授、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VDMA)材料加工用激光和激光系統工作委員會董事總經理Moritz Frster博士、瑞士光電聯合會創始人之一Beat Neuenschwander教授、美國羅切斯特大學郭春雷教授、新加坡光學與光子學學會前任主席Anand Asundi教授、立陶宛激光協會董事局成員Kestutis Jasiunas、武漢·中國光谷激光行業協會會長朱曉教授、重慶大學陳剛教授、華中科技大學甘棕松教授、深圳市杰普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光學工程師錢代數博士等10余位激光行業專家學者、領軍人物發表主題演講。各位專家就垂直墻面激光器(VCSEL)、超快激光、超短脈沖激光器、激光制造裝備樣機開發、光子學在海洋監測與開發中的應用及德國、新加坡、立陶宛、中國激光行業現狀和市場活動等前沿問題進行展示和專業、深入的探討,并與聽眾展開熱烈交流。
Connie Chang-Hasnain教授表示,在3D感測、3D應用方面,激光被用來提取三維信息,比如面部識別、無人汽車駕駛的應用等。而小激光器在許多的行業中可以起到代替眼睛的作用,讓機器加工、激光加工能夠達到更高的精準度。就中國激光行業面臨的問題,朱曉教授提出了他的獨到見解,他認為激光已經到了一個從量變到質變轉變的歷史時期,將成為工業界必不可少的一個制造工具,必須建立激光的服務中心、服務體系。從產業鏈上來說,希望重點發展高重復頻率,大脈沖能量,超短的激光器,圍繞電子信息產業突破一系列的工藝,把激光制造產值、產業做得更大。關于德國產激光系統出口情況,Moritz Frster博士透露:2019年6成以上德國產激光系統出口到其他歐洲國家,而出口到中國的激光設備也占到了14%左右。他表示,中國的激光市場跟德國激光市場真正的差異在于市場容量,德國行業的強勢在于特種機械,而中國的激光行業也有一部分可能已經走到德國前面。
13日的平行論壇包含ALAT 2020中國超快激光微納加工大會、ALAT 2020中國高能量激光自動化加工大會和2020激光與智能制造產業投融峰會三大會議,清華大學孫洪波教授、清華大學鄒貴生教授、中科院寧波工研院先進制造所張文武研究員等30余位知名學者和企業代表就超快激光和高功率激光的一系列應用進行了現場展示。報告生動地將專業技術和實際應用進行結合,現場聽眾提問踴躍,反響熱烈,大會獲得了嘉賓、聽眾的一致好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