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在线免费视频,中文字幕 欧美极品 在线 一区,男男白嫩小受h视频,91在线综合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產業資訊

青島制造業危機,比想象的要嚴重

星之球科技 來源:新青記2020-09-16 我要評論(0 )   

對于危困中的青島來說,當下比較好的消息是,上半年拖后腿的二產終于迎來了好轉的跡象。截止到7月,青島規上工業增加值和規上工業利潤總額兩項重要指標的增速雙雙轉正,...

對于危困中的青島來說,當下比較好的消息是,上半年拖后腿的二產終于迎來了好轉的跡象。

截止到7月,青島規上工業增加值和規上工業利潤總額兩項重要指標的增速雙雙轉正,增速分別為1.7%和2.6%。

要知道,就在6月份,這兩項數值還分別為-1.1%和-9.4%。

青記此前曾分析過,無論是去年趕超青島的寧波無錫,還是今年上半年趕超青島的長沙,抑或是一直對青島緊追的鄭州,在剖析這些城市發展亮點之時,二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但對于青島來說,暫時的好轉難掩青島制造業衰敗的現實,這種衰敗比想象的要嚴重很多。

1

傳統印象中,青島一直是制造業強市。

2016年10月,新華社刊發“解碼青島制造”系列報道,再次將“青島制造”這張耀眼的招牌放到了聚光燈下。

2016年也是青島制造業最后的輝煌。

《人民日報》在《青島做厚家底做足成色》的文章中總結道:

“十二五”期間,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由第11位躍升到第5位,總量在副省級城市中名列第三位;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在全國負增長的情況下,增長15.3%;發明專利申請量比2011年增長近16倍,在副省級城市中位次由第13位上升到第1位……青島國內生產總值連續跨越千億級臺階,2016年,終破萬億元大關,在奮勇爭先的全國城市行進圖上,刻下熠熠生輝的“青島坐標”。

但相比于此前一汽、空客、北汽等大型制造業項目引進的大手筆,這幾年,青島在工業投資上并沒有突破性的大項目。

與此同時,在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下,青島戰略新興產業規模小、傳統產業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短板被無限放大,成為了影響青島經濟增長的重要一環。

對于青島制造業來說,2017年是一個分水嶺,這一年青島工業總產值從前一年的17415.71億元斷崖式下跌到了13019.73億元,2018年繼續跌落到了11389.78億元,一下子跌回到了2010年的水平。

更讓人揪心的是,工業企業利潤也在持續下滑。

統計顯示,從2017年開始,青島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都出現斷崖式下跌。

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547.22億元,同樣比2010年的582.80億元都要低,2019年則繼續下滑到476.58億。

可以看出,青島制造業萎縮、產業空心化的問題已經暴露得足夠充分。

2

雖然青島擁有31個制造業大類,但2019年營業收入超過千億的只有汽車制造業這一大類,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兩大類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另一個接近千億的是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青島的制造業中很大一部分可以歸為紡織、食品、皮革、木材加工、橡膠、化學纖維等原材料加工業,規模小,利潤低,競爭力不強。

從工信部公布的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數量來看,寧波總數達到了39個,其中新材料、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制造、專用裝備和關鍵基礎件類占了絕大多數,而青島只有15個,其中包括海爾海信各兩家、澳柯瑪一家。

無論是青島自身的行業拆分還是和寧波的對比,都說明青島制造業企業的競爭力不足。

3

另一方面,青島工業企業的平均規模在變小。

根據最新公布的青島市第四次經濟普查公報(第三號),2018年末,青島全市共有工業企業法人單位61328個(其中制造業占比98.9%,在這里可以將工業等同于制造業),比2013年末增長81.5%;從業人員1245189人,比2013年末下降29.4%。

企業法人單位大幅度增加,從業人員卻同時大幅度下降,這說明青島工業企業的平均規模下降幅度較大,對于強調規模效應的制造業來說,這不是一個好現象,說明企業的平均競爭力在下降。

對比同樣以工業見長的寧波來看,2018年末,寧波全市共有工業企業法人單位88574個,比2013年末增長21.1%;從業人員2360478人,比2013年末下降幅度只有5.2%。

從某種程度來說,企業規模越小,說明工業互聯網改造的投入產出比越低。

4

還有一組數據,也能說明青島工業企業的規模在不斷萎縮。

從2012年到2019年,青島的工業企業中,大型企業數量從98家減少到86家,少了12家,中型企業數量從596家減少到386家,少了210家,小微企業從4123家減少到3064家,少了1000多家。

可供對比的是,杭州的制造業也出現萎縮,2011至2018年,杭州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大型企業數量從130家變成120家,減少了10家;中型企業數量從809家變成了617家,減少了192家。

但杭州制造業萎縮的同時,以阿里為首的數字經濟迎來了蓬勃發展。也因此,杭州從2012年前后的每年新增幾萬人一下子到了2019年常住人口增量達55.4萬人,排名全國第一。

對比杭州,可以看出,青島人口吸引力的不足,很大程度是因為工業衰敗的同時,現代服務業又沒有發展起來。

5

青島工業企業競爭力不強,還體現在R&D數據上。

2018年,青島開展R&D活動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1202個,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的34.3%。

而寧波2018年開展R&D活動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3612個,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的47.5%。

1202和3612,青島和寧波工業企業在研發上的差距如此之大,有點意外。

不過青島和寧波在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R&D經費支出上卻差距不大,分別為203.2億元和239.6億元。

青記猜測背后的原因可能是,相比于寧波,青島頭部企業海爾海信等的R&D經費支出支撐了青島大部分,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青島除了海爾海信等企業外,大部分企業的研發不夠。

6

青島已經意識到產業空心化的嚴重程度,并在加速相關產業項目的引進力度。

今年上半年,青島產業用地供應12693畝,同比增長63.23%;出讓產業用地250宗,同比上漲77.30%,位列全國第六位。

青島主政者也在不同場合強調青島投資增長數據的同時,往往也會單獨把工業投資拿出來進行說明。

但具體來看,青島還面臨著兩大困局,一是在增量文章上,“雙招雙引”上的工業大項目不多,二是在存量文章上,傳統制造業和傳統服務業在二產和三產中占比高。

學深圳之后,青島又把目光轉向上海,學習上海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經驗,尤其是上海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之間的“相融相長、耦合共生”,更值得青島學習。

在增量文章上,2019年,上海工業投資增長11.3%,連續21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而且工業投資中不乏國產大飛機、特斯拉這樣的大項目,上海一直希望在新一輪全球高端裝備制造話語權的爭奪戰中扮演“急先鋒”角色。

青島正在舉全市之力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但工業互聯網之都首先得有雄厚的工業基礎。

轉載請注明出處。

制造業青島研發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