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海目星深圳本部大樓。公司供圖
8月4日,海目星科創板注冊申請獲通過,成為資本市場的“智造新星”。12年風雨兼程,海目星從一家籍籍無名的小公司成長為國內領先的激光及自動化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成功打入華為、特斯拉、蘋果、立訊精密、富士康等行業巨頭的產業鏈。
放眼未來,海目星立志依托深圳這個科技發展橋頭堡,成為國際先進智能裝備制造企業。海目星董事長趙盛宇日前表示,一個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所在城市給予強大的后援資源。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深圳始終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魄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春天的故事”。海目星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將砥礪前行,為深圳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乘鋰電“東風”崛起
趙盛宇回憶道,在2007年之前,國內光纖激光器產業有待發展,激光器技術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直接導致激光器設備價格昂貴,限制激光應用拓展。
趙盛宇說,當時,激光器設備市場前景廣闊。憑借在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主持和參加科研項目工作的豐富經驗,懷揣創業夢想,他放棄優越的工作環境,走出研究院,立志開創一片新天地。
但是,創業總有艱辛,海目星在剛起步時只有二三十名員工,主營的光纖打標機定位于中小品牌市場。隨著業務領域不斷擴展,公司競爭力稍顯不足。
這并沒有阻擋海目星探索激光市場的決心,經過三年蟄伏,2011年,海目星決定將激光與自動化結合起來發展,引入自動化人才隊伍,參與3C(計算機類、通信類和消費類)行業國際知名廠商第一條全自動化生產線的研發設計。由此,海目星逐漸得到高端品牌客戶認可,打入蘋果及富士康的產業鏈。“這為海目星在激光與自動化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趙盛宇說。
2012年,海目星引進國際頂尖紫外激光器開發團隊,通過大力研發核心器件,提升定制化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經過幾年調整及技術積累,2015年,海目星成功研發出國內第一臺可量產的鋰電池激光高速制片機。當時,鋰電市場處于風口,而海目星成功打入寧德時代的供應鏈。“很慶幸能遇到這樣一支懂電池的團隊,通過寧德時代,我們了解到更為優秀的管理理念和工程化體系,這些對海目星的成長具有歷史性意義。”趙盛宇坦言。
隨后幾年,海目星幾大業務模塊穩步前進。其中,廣州海目星納入集團整體化管理,在鈑金裝備行業嶄露頭角;鋰電事業步入正軌,新設備、新項目相繼落地,高速激光制片機成為行業標桿;3C業務也跟隨行業發展進入快速通道。
海目星業績在這幾年間實現高速增長,2017年至2019年,海目星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38億元、8.01億元、10.31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75.63萬元、8334.35萬元、1.46億元。
登陸資本市場
趙盛宇表示,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深圳始終以開拓創新的精神、“敢為天下先”的魄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春天的故事”,給公司帶來了極大的鼓舞。
海目星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高標準、嚴要求,以工匠精神、敢為人先的氣魄,突破一道又一道技術瓶頸,為客戶創造價值,為行業攻克難題。
“十多年來,我和團隊共同見證了深圳的高速發展和影響力的提升,也愿意傾注一腔熱血,帶領團隊,在深圳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為深圳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趙盛宇說。
經過12年奮斗,海目星得以登陸資本市場。8月4日,海目星科創板注冊申請獲通過,為深圳上市公司隊伍再添新生力量。在業務上,海目星已具備面向多元化應用市場、多層級行業客戶的綜合產品和解決方案服務能力。在消費類電子、動力電池等應用領域,開拓了一批行業一流客戶,包括華為、特斯拉、蘋果、立訊精密、富士康等。
此次海目星上市擬募資8億元,以進一步提升產能,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募集資金將用于投入激光及自動化裝備擴建項目和激光及自動化裝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其中,本次激光及自動化裝備擴建項目主要用于生產動力電池生產設備。
深圳未來大有可為
趙盛宇表示,在經濟特區成立后,深圳經濟持續高速發展,面對轉型困境,能迅速化危為機,在新產業賽道上高歌猛進。在珠三角這片競爭激烈的城市群中,深圳有效發揮了“橋頭堡”作用,科創“核心引擎”功能正在不斷強化。
深圳市知識產權局數據顯示,深圳PCT(《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申請已連續16年全國城市排名第一,占全國總量比例為30.63%,占全省總量比例為70.61%。深圳專利申請量、授權量、授權量增速、有效發明專利5年以上維持率、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等多項核心指標均居全國前列。
但深圳的發展也存在一些短板。一方面,深圳在知名大學和科研院所等高等教育建設方面存在不足,在基礎研究上存在明顯短板;另一方面,深圳城市高速發展,人口激增,與之配套的醫療、教育資源有待進一步完善。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提出,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規范有序建設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
趙盛宇說:“這些政策措施旨在通過金融和市場化方式,將科研成果和應用市場打通,最大程度激活研發市場。在新一輪產業革命進程中,深圳已逐漸形成難以替代的科創實力,以科技驅動發展的定位也愈發清晰,相信深圳將以更新的姿態,更高、更快、更好地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