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族激光無疑是一個優秀的設備制造商,2004年中小板第一批登陸的公司,到2007年這15年里,每年營收都是保持正增長,這很不容易。更重要的是,在激光設備這一領域里,大族激光幾乎就是行業的代名詞,國際排名第二,國內排名第一。2017年營收115億元人民幣,排名國內第二、第三的華工科技和聯贏的收入分別只有十幾億元和5億元左右,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考慮到大族激光目前的研發投入還在提升,近年達到了營收的8%左右,光它的研發投入比其他對手的營業額都要高。另外,高端激光設備具有較多的定制化需求,大族激光與下游眾多行業龍頭客戶建立的黏性也更為牢靠。所以只要激光加工這一行有前景,大族就是最大的受益對象。
激光加工設備在制造加工領域具有適用面廣、使用靈活、性能突出等優勢,缺點是價格貴。但情況也在發生變化,首先是人工費用在持續上漲,降低了機械+人工模式的性價比。更重要的是,激光設備的上游核心配件,特別是激光器的價格在持續大幅下降。
由于國產激光器的逐步突破,過去幾年,小功率激光器的降價幅度達到了30%~60%,而激光器又占設備成本的30%~60%,所以這推動了激光加工工藝在相關領域的滲透。最明顯的就是小功率激光加工設備在消費電子領域的突破。但目前高功率激光器國產化率只有不到10%,大族激光在建的項目之一就是高功率激光器生產線,如果成功投產將會推動大功率激光設備在各個切割和焊接等應用領域的滲透。但需要注意,這個生產線完全達產需要6年左右的時間。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激光加工市場在100億美元左右,其中激光設備的市場空間也就在30多億美元,合200多億人民幣,第一大廠德國通快2014年營改在35億美元左右(之后2年持續下滑),大族激光排名第二,2017年已經115億元人民幣,整個市場的集中度已經很高。大族激光未來發展一個看大功率激光器的進口替代,另一個就是終端激光設備對傳統機械加工的替代。
此外,2016年和2017年大族激光的業績高增長主要受益于蘋果的大訂單(如2017年小功率收入66億元,IT領域收入42億元,其中來自蘋果公司的收入預計40億元),且這部分毛利率最高(45%左右)。由于蘋果有所謂大小年的周期性,因此2018年很可能是個淡季,半年報也基本確認了這點,重點看2019年的情況,但這塊的彈性考慮到基數應很難達到2017年的水平。
大功率激光器2017年營收占比在20%上下,毛利率近30%,2016年和2017年分別保持了57%和64%左右的增速,再加上規劃中的高功率激光器自產,未來比較值得期待。制造業公司的增長基礎是產能的建設先行,所以需要關注和計算一下。
雖然大族激光是一個優秀的公司,但它本質上還是設備制造商。成套設備的優勢是單套產品價值高,定制化程度較高(所以有一定的客戶黏性),但缺點是低頻消費且沒有定價權。解決盈利能力的關鍵在于上下游一體化自產是關鍵的一步,對于產品相對機械制造設備的優勢,以及產品毛利率提升都有明顯的幫助。設備制造商具有較明顯的周期性,特別是大族激光這種需要面對多個制造行業的制造商,在經濟下行區間,下游通常會削減產能,會直接導致設備供應訂單的大幅下滑。從歷史上來看,無論是激光加工市場的國際表現(2009年增速-40%),還是大族激光本身的業績波動,都確認了這一點。
就它的生意屬性和公司素質而言,中、長期繼續成長的概率很高,短期看下半年消費電子訂單和2019年蘋果創新大年,以及后續國產情況。估值狀態肯定不屬于極端狀態區域(非常貴或者非常便宜),所以吸引力則見仁見智。
最后綜合一下驅動其增長的幾個主要要素:
第一,蘋果大客戶訂單,這個不確定性較大,處于被動方,但屬于短期影響較大;
第二、激光器持續降價以及自產,這是可持續因素,屬于主動方,影響較大;
第三,公司持續提供豐富的多行業解決方案,這是可持續因素,影響較大。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