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制造業大國,在全球范圍內我國的制造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笆澜绻S”,也是全球對于中國制造業的“認可”。
曾經我國的制造業是“一片空白”的狀況,當時我國僅靠著廉價勞動力,吸引了大批外資企業來中國建廠。而這些企業來到中國建廠后,為我國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我國的制造業,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
當時我國逐步探索、發展制造業,經過幾十年的“沉淀”后,如今我國的制造業已“大變模樣”。雖說現在我國制造業,并不處于世界“最頂尖水準”。但我國制造業的“性價比”,在全球范圍內還是靠前的,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企業“賴在”中國,不愿離開了。
如今制造業已經成為了,我國重要的“經濟支柱”。但現在我國制造業卻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其利潤太低了。下面給大家看一組數據就明白了。
根據我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1995.5億元,比上年下降3.3%。
而在2019年1月-11月期間,這個數字為56100.7億元,同比下降了2.1%。而2019年1月-11月期間規模以上企業的營業收入為95.00萬億元,同比增長了4.4%。發生營業成本79.99萬億元,增長4.6%;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91%,同比降低0.39個百分點。近100萬億元的營收,實際利潤卻只有56100.7億元。
而上述這幾組數據中,最為“引人矚目”就是5.91%的,營業收入利潤率。這一數據,也表明了我國制造業的凈利潤率占比太少了。為何我國制造業的凈利潤率,一直上不去呢?
之前曾有人用“利潤比紙薄”,來形容如今我國制造業的利潤。對于我國的制造業來說,利潤低也一直是“痛點”。對于擁有著完整工業體系的中國來說,制造業利潤太低,是很多原因導致的。
中國制造業部分企業,一直傾向于低價競爭。對于企業來說價格低廉,是占領市場的一個重要方式。低價有利于企業快速占領市場,但這樣對于企業產品的技術創新、質量改良等都是非常不利的。企業收入,也會因此降低很多。
從低端制造業,轉型到高端制造業,也是現在我國很多制造業企業要做的事。沒有技術的制造業,只能通過低價來占領市場。
還有就是我國制造業的品牌效應不足,大家在生活中也能發現,同樣一種產品“名牌”企業生產的價格會比普通的貴上很多,這就是“品牌效應”。
目前我國制造業“品牌效應”建立的不完善,和國際一些品牌進行競爭時會處于下風。
我國現在也重視制造業的發展,對制造業進行了“升級”?!爸袊鴦撛臁币脖砻髁?,我國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我國制造業利潤想要大幅上升,要從制造業技術、品牌,上下手。高端制造業,是我國發展的“必經之路”。
對此你們覺得,還可以通過何種方法提升,我國制造業的利潤呢 ?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