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制造業中,每一個企業都不是“孤島”,產業鏈環環緊扣,上下游企業“命運相連”。上游供貨企業如不能及時生產供貨,就會導致產業鏈下游企業的供給成本急劇上升。華工激光自復工以來,以點帶面,推動上下游產業鏈復蘇,激活智能制造全鏈生機。
手握訂單 心中不慌
位于葛店開發區創業服務中心的湖北千瑞達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鈑金車間內,工人師傅們正在抓緊時間生產華工激光新一代的MARVEL15000W激光切割機的外殼。
受疫情影響,湖北千瑞達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各項配套成本有所增加,原定的招聘計劃受阻,投資5億元的智能制造新項目也停滯了數月。然而這家以研發、生產、銷售直線模組、直線電機、工控自動化機械設備及配件,加工銷售金屬板材的自動化成套控制系統公司卻不太慌亂。復工以來,公司開啟全線運行模式,加班加點滿負荷生產,力挽損失。
千瑞達深圳公司跟華工科技是深度合作伙伴,為了加深戰略合作,于2019年1月16日落戶葛店開發區,成立湖北千瑞達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我們的智能機器人項目也是跟華工激光合作的,目前我們所有的訂單里面,華工科技的產品占百分之四十左右。”綜合管理部經理夏憶表示,公司將優先對戰略合作伙伴開放,不管成本多高,堅決不漲價。
“我們的上游企業主要分為三大塊,第一塊是鈑金供應商,鈑金的半成品加工,涉及到機床外罩等;第二塊是針對我們核心數控系統的供應商;第三塊就是針對我們激光切割機核心零部件的供應商。”華工激光切割機生產車間經理熊偉表示,作為激光行業的龍頭企業,華工激光有信心跟上下游企業一起持續挖潛存量市場,突破新領域、新行業,實現新發展。
歷經重重“洗禮” 護航客戶復工
金屬成型件被送入工作區,切割頭快速、平穩地掠過熱成型件邊緣一周,短短50秒就完成某款汽車B柱的切割……華工科技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園內,工作人員正在對客戶訂購的機器人三維切割工作站進行最后的調試。“由這種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組成的熱成型產品線相對于傳統的二氧化碳三維五軸綜合效率高3倍到5倍。”華工法利萊電氣工程師易文銳介紹,“通過核心部件到整套裝備的國產化,僅切割環節就可以為客戶節約上百萬的投入成本。”
3月6日,亞洲最大的鋸片基體制造商黑旋風鋸業提出緊急提貨的要求。華工激光立即組織技術、生產工程師與供應商、物流商密切溝通,緊急排產,加班加點,連夜生產調試產品,充分協調當地政府防疫指揮部、交管運輸主管部門等各方,確保跨省運輸通暢。短短三天時間,一臺全新的激光切割自動化裝備順利完工。當天晚上,該裝備跨越900多公里,從鄂州到達山東萊蕪,經安裝調試后,新設備迅速加入到生產行列中,保證了客戶大批量訂單生產需求。
由于設備運行超越了客戶期望,一周后該公司又加購了幾臺類似的激光切割自動化裝備,其中第二臺已于3月31日發貨。
靈活施策,多地聯動,復工以來,華工激光為客戶復工及時提供專業、高效的支持,先后向國內大型重工企業及印度、俄羅斯、泰國海外項目發出多臺設備。
龍頭率先出擊 服務中國制造
“我們華工激光是智能裝備企業,所以在制造業我們屬于末端,前沿就有很多配套型的企業,我們下游就是國民經濟的主戰場。我們提供裝備,服務中國的制造業。”2019年,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在葛店開發區制造業中排名第一,年產值近10億元,實現百分之三十的增長。
“創新驅動未來,”總經理鄧家科說,“我們做的這種激光裝備,在鈑金制造特別是新基建、橋梁、軌道交通等方面應該說是必備的制造手段。因為它能夠通過數字化、信息化,跟智能制造完完全全地結合起來,我們的裝備在汽車行業替代進口產品,把國內汽車產業的裝備也著力帶動了一把。”
龍頭率先出擊,服務中國制造。從生產核心激光器,到各類激光加工設備,再到激光設備的配套加工,目前,華工科技在本地的16家供應商已全部復工,產業鏈上國內所有企業已全部恢復正常生產。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