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激光制造商情》
經歷了近兩個月艱難的疫情抗爭之后,國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增確診數量得到控制,然而疫情在更多的國家開始蔓延,特別是歐洲、伊朗、韓國、美國已經出現規模暴發。WHO將新冠疫情定義為“大流行”,美股遭遇了史無前例的一周熔斷兩次,這對2020年全球經濟增預期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疫情的暴發對于公共衛生體系的發展和改革都帶來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醫療醫藥行業的下游需求也逐漸成為剛需。疫情期間,“口罩”等醫用防護用品成為了搶手貨,甚至出現了“脫銷”的情況,導致一些做機械設備公司跨界轉投做口罩設備,特別是在激光行業,比如:大族激光、正業科技、力星激光等紛紛投入生產自動口罩生產設備。
在前一段時間,受疫情的影響,國內很多工廠都處于停工、停產狀態,對國內不少行業都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但如今雖然國內大部分企業已經陸續復工了,但制造業的恢復還需要一段時間。激光作為中國高端制造業,此次疫情會讓激光行業發展受到多大的影響呢?
回首2018年,我國工業激光與相關產品市場規模達855億元,同比增長18.6%,增長有所放緩。受國際形勢和不斷發展變化的國內環境影響,我國工業生產銷售增速放緩,制造業投資動力不足,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資本市場從全年整體表現來看,領跌全球。
2019年,我國經濟平穩運行,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達99萬億元,同比增長6.1%。總體而言先揚后抑,上半年維持較快的發展勢頭,而下半年受工業制造放緩以及全球經貿環境壓力影響而增速下滑,貿易戰的影響在下半年逐步顯現。總體來說,2019年我國工業激光與相關產品市場規模或達900多億元,同比增速進一步放緩至個位數。
2020年開局,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至全國,對一季度國內經濟造成了重大影響。然而新型冠狀病毒的在全球范圍的“大流行”,將不可避免的影響全球性的經濟復蘇,這也必將對中國激光海外業務的需求及交貨運輸造成重大影響,并且暫時阻礙眾多外向型發展的公司成長,中國激光企業的海外業務也難免受到波及。另外,越來越多國家采取更嚴厲措施對抗疫情,重演之前中國經濟活動幾乎靜止狀態,那么中國的工業制造產品輸出必定帶來挑戰,也會導致激光加工需求下滑。
預計在當前形勢下,疫情將在上半年對中國激光國內外業務出貨造成一定影響,這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按照當前防疫工作進展來看,中國或將是第一個從疫情中恢復的主要經濟體。中國激光行業今年的業務或許主要的聚焦點將放在國內市場。2020年工業激光產品市場增速預料進一步下滑,就算是樂觀的預測激光產品市場也只能實現零增長。危中有機,消費電子、動力電池、汽車產業、金屬件制作、包裝等仍然是重點市場,一些企業專注大產業、傳統產業的定制化激光應用或許可以獲得突破,打開新的一片天空。
專家預估在6月結束疫情是可以預見的,這需要各國的重視及采取有力的控制疫情措施。中國預估在3月底將基本結束國內疫情戰斗,轉為嚴防境外輸入。加上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隨著疫情防控基本結束,全國進入了復工復產,社會各經濟體對經濟回暖的信心將日益明顯。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