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打造200PW超強激光裝置,沖擊世界強激光科學裝置的“巔峰”。隨著規劃建設“藍圖”徐徐展開,這一目標顯示了中山光子科學中心沖擊當前人類創造的最強激光裝置的雄心。
日前,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下稱“中物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主辦的光子科學前沿研究研討會在中山舉行,60多名國內光子科學、激光技術研究領域內的一流專家學者齊聚。研討會公布了中山光子科學中心的建設“藍圖”,根據初步規劃,中心將圍繞“發現科學”和“應用科學”兩大主線,最終沖擊人類創造激光功率密度的極限,研發打造200PW級超高峰值功率激光裝置。
近年來,中山市大力推進與重點高校院所共建高端創新平臺,布局大科學裝置。這些重要的科技設施建設,正在不同維度、不同領域為中山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重要基礎支撐,為科學研究、產業技術創新搭建平臺,在吸引高端人才、集聚資源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山大科學裝置“零的突破”
從去年5月到今年上半年,中山市市長危偉漢、副市長雷岳龍和市科技局局長尹明曾先后前往四川,到中物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開展調研,推動中山市政府與該中心就光子科學技術研究和產業應用展開深入合作。
在國家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為進一步推進以超高峰值功率激光為基礎的光子科學快速發展,加速推進我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今年,中物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聯合中山市政府正式提出了共建中山光子科學中心的建議。3月28日,中山光子科學中心項目在2019年中山投資經貿洽談會暨中山人才節上正式簽約。
此次舉行的研討會,則將中山光子科學中心從簽約項目向實質建設推進了一大步。該中心的建設,將使中山大科學裝置實現零突破。
研討會上,中物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中山光子科學中心的初步規劃和運行模式等。
中山光子科學中心是以超高峰值功率激光產生的光子為能量載體,研究與物質相互作用產生的極強場、強非線性效應相關的極端物理,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種應用科學的前沿科學研究中心。該中心將建設超強相對論物理實驗平臺、先進激光技術與應用公共研發平臺和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平臺。三大平臺中,超強相對論物理實驗平臺還將下設極端條件物理、先進加速和先進光源三個試驗站。
中山光子科學中心主要圍繞三個任務進行定位。即構建中國未來頂尖高能量密度物理和先進激光技術領域重大基礎科學研究與教育平臺,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名片”;結合中山市在先進制造、先進材料、生物醫藥和光學光電等領域的發展需求,帶動先進激光技術開發,構建在先進技術創新、高端裝備研發等方面領先的國際一流平臺,形成國家級先進激光技術產業創新示范基地;集聚國際頂尖科技人才,構建先進激光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拓展的人才培養基地。
中心還將構建“發現科學”“應用科學”兩條主線,孵化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及培養世界一流高能量密度物理科學家,孵化面向先進制造、先進材料、生物醫藥和光學光電等領域的先進儀器與裝備,孵化支撐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一流技術與產品。
打開產業新想象
中山光子科學中心的建設藍圖,讓中山光電產業、激光產業領域企業感到振奮。
廣東華快光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廣東華快”),是參加此次研討會的唯一一家中山激光裝備制造企業。廣東華快成立于2012年7月,專注于超快激光光源的研制及高端工業激光解決方案服務,其產品廣泛應用于精密微納加工、3C加工、精密醫療器械等多個領域。經過長達7年的技術儲備,投入近1.8億元開展研發,這家年輕的中山企業去年迎來首個“收獲期”。
廣東華快副總經理牛崗表示,近年來,國內激光產業快速起步發展,但是,產業應用首先建立在基礎技術研究之上,產品的創新研發離不開技術的不斷升級迭代,而這些企業憑借一己之力顯然難以支撐。
牛崗認為,對于技術、資金密集型的激光產業來說,企業現階段最迫切需要的兩大發展要素,就是高端人才和先進的科技創新資源。中山光子科學中心正在搭建高端的科技創新平臺,這一平臺可以集聚國際頂尖科技人才,吸引和培養高水平的領軍人才和科研團隊,構建先進激光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拓展的人才培養基地,滿足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地方特色產業的發展需求。
中山光子科學中心的建設,無疑將為中山光電產業、激光產業帶來新的想象空間。中心構建的“發現科學”主線,將研發輸出能力為2×10PW的超短超強激光裝置,沖擊超短超強激光峰值功率的科學高峰。這些前沿基礎科學研究,都將為先進激光技術的創新發展和產業應用,提供巨大源動力。
同時,在“應用科學”的發展主線上,中心將致力于研發面向先進超強輻射源技術與應用的高峰值功率、高平均功率和高重復頻率激光技術,重點推動產業應用技術發展。緊密結合中山市及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需求,孵化面向先進制造、先進材料、生物醫藥和光學光電等領域的先進儀器與裝備,孵化支撐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國際一流的技術與產品。
科研與產業應用良性互動
中山為何要引進和聯合共建光子科學中心?
從單一企業視角,轉向更廣闊的產業領域,這一問題或許將有更加確切的答案。
目前,全市光電產業規模已經達到500億元至600億元,LED照明、高難度的光學顯示鏡頭等主導產品已經形成了優勢競爭力。目前,中山市正在積極布局激光照明,中山企業已經成功研發皮秒、飛秒級激光技術光源設備、激光光刻機等先進產品。這一切產業發展成果和進一步的產業規劃,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方向,就是推動光電產業的升級發展。
在這樣的產業發展背景下,中山市與中物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開展合作共建中山光子科學中心,就是為了依托科研院所,打造高端科技創新平臺,集聚各方面高端發展要素資源,為中山光電產業、激光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攢足后勁。
當前,中山緊抓歷史機遇,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著力打造高端創新平臺,發展創新產業,努力建設創新型城市。而中山光子科學中心的建設,將是中山達成這些目標重要的抓手之一。
目前,中山光子科學中心建設的建議書初稿已經出爐,此次研討會上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也將被吸納,最終形成中山光子科學中心項目的建設“藍圖”,廣東省科技廳后續將啟動對項目建設的論證工作。
中物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戴亞平研究員表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開展先進激光技術創新的能力已經很強,產業發展的基礎良好、市場活力迸發,綜合優勢放眼國內都十分突出。中山光子科學中心的建設,有望推動國內光子科學的前沿基礎科學研究與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光電產業、激光產業發展形成積極的良性互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