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激光產業銷售收入達到495億,較2016年同期增幅達28.6%。自2011年開始,激光行業每年保持增長,增長速度高的時候接近45%的漲幅,最差的年份也有10%增長??紤]到該行業的降價因素,實際需求量近十年來增長高于其他行業。本篇介紹激光產業的市場趨勢與競爭格局,內容來自華創證券電話會議。
一、市場空間
2017年整個激光產業銷售收入是495億,相比2016年有28.6%的增幅。事實上從2011年開始激光行業每年保持增長,增長速度高的時候接近45%的漲幅,最差的年份也有10%增長??紤]到這個行業的降價因素,實際需求量近十年來增長高于其他行業。
對2018年的展望:年初時市場認為市場規模今年至少會保持15%到20%的增長。但到了年中,對整個行業的預期發生了下調,估計今年可以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長。下調的主要的原因是今年下修了蘋果的營收。但是隨著新的動能比如5G的到來,會有一些前期的增長,所以整體還是會繼續保持增長。另外,預估中功率可能會有一定的價格競爭;高功率業務,會有快速增長的趨勢和動能。
判斷激光行業的前景主要從幾個維度:第一個維度精密化加工,中國目前的加工精度在0.1-0.01之間,未來肯定要未來它肯定要往0.01以下。高精度的要求就會促使極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另外高功率技術不斷更新,就技術的價格在下降,但是新技術可以維系毛利,且目前技術發展沒有任何停滯的趨勢。另外一個角度就是說目前還有大量的第三梯隊的發展,還有第二梯隊的,實際上他們也發展的很好。第三梯隊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國內市場龍頭企業服務不夠覆蓋所有客戶,所以規模會不斷地擴大。
從技術和市場的應用面來看,激光屬于朝陽行業,將往越來越成熟發展。下游的技術更新帶來大量新增的激光加工需求。5G時代的來臨,未來是萬物相連。以手機為例,未來5G所使用材質將發生一些變化,但依舊會大量的使用激光器。預計5G市場有大概130個億的這樣的延續和需求,足以保證國內的激光系統經營商和激光器保障增長空間。
二、激光應用分類
從激光的應用劃分來說,激光有激光打標、激光切割、激光焊接,還有激光微加工的一些應用,目前激光切割大概占到了210個億,近40%的市場份額,其中2/3屬于高功率這一塊;另外有96個億是屬于焊接,其中這里面2/3是來自于中小功率;激光標記大概占到了90個億;剩下的就是加工的,包括偵察制造,金屬加工和非金屬加工等。
未來兩個方向,一個是高功率,高功率就是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去替代二氧化碳,然后焊接的話精密焊接去替代氬弧焊、離子焊等等。目前來說國內激光器的從技術這個角度來講,實際上分光纖激光器和半導體激光器,光纖激光器和半導體激光器都是屬于固體激光器,另外一個工業化的激光器是二氧化碳激光器,但二氧化碳激光器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是一個相對來說非常成熟的激光器,它的份額和比重會逐年降低,未來的增長在光纖激光器和半導體激光器。光纖激光器的增長點,主要是在中高功率,中小功率就是半導體的天下。光纖激光器和半導體激光器是目前主流的激光器,未來會在不同的領域得到快速的增長。光纖激光器低功率國內廠商將市場份額提升到了90%,中功率2017年接近了50%,高功率只有9%。去年小功率光纖激光器國內總計出貨量超過80000臺,中功率1.3萬臺,高功率也有500臺,是歷年來的新高。IPG等小功率基本被國內淘汰,但依靠高功率仍然占據52%的市場份額,銳科17年份額也只有12%,創鑫的話有10%。所以未來我們更看好銳科的成長空間。因為銳科順利上市之后,從天時地利人和占據了好的位置。未來如果銳科把高功率激光器做好,未來取代IPG是大概率事件。不排除IPG降價來沖擊銳科的空間,但未來還是存在增長空間。IPG在中國有40個億,銳科只有9.5個億,所以未來銳科的增長空間在中高功率。
二是半導體里的紫外激光器隨著中國制造業逐步走向高端,會采用更高精度的這種加工方式,傳統的這種加工已經很難適應這樣的一個要求,所以的話像紫外激光器加工效果特別優質激光技術,沒有競爭對手可以跟他去PK,所以會得到極大的發展。16年國內的紫外激光器首次突破1萬臺。到2017年出貨量就接近2萬臺。這些激光器主要的用途還是在3C消費類電子以及一些消費品行業,這些都是屬于量比較大,附加值也比較高的行業。這些快速推動了紫外凈化器的一個發展,目前已經發展到皮秒激光,開始要逐步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雖然傳統的激光成本在下降,但是這種新的技術會進來會把整個行業的毛利進一步去夯實。受限于今年消費類電子下滑,今年我們判斷紫外激光器會增長,但是增長速度會下降。
三、競爭格局
從系統集成角度,目前整個激光行業實際上是有三個梯隊,第一梯隊產品規模在10億以上,產業鏈從上游到中游都有在覆蓋,以大族、華工為標桿。還存在十家左右的第二梯隊,第二梯隊要么就是在某些細分行業做得十分出色,要么就是在區域覆蓋主要客戶,第二類這種激光企業,主要謀求的可能未來是會被國外的集團公司并購,甚至在有可能在大族和華工重組。第三梯隊的銷售額在1000萬左右,大部分來自于大族或者華工等等,然后覆蓋全國。全國區域做一些比較小范圍的幾個客戶。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