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激光器和光纖激光器,兩者因激光的物理特征不同,所以使用它們的激光切割機加工的工藝也不同。當然實際上兩者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根據加工對象的不同,各自有優勢也有劣勢。
CO2激光器是通過激發二氧化碳分子而得到的氣體光束,它的波長是10.6μm;而光纖激光器是在光纖中放入一種作為媒介的Yb(ytterbium)化合物的結晶,將這個結晶體用光束照射后得到的固體激光,它的波長是1.08μm。波長不同這一物理特點對兩者的加工特性帶來很大的影響。
最初光纖激光這一概念是由于它是通過光纖能夠傳播的激光被人認識的。能夠通過光纖進行傳播的原因在于它的波長,正因為它1.08μm的波長,才能夠通過光纖進行傳播。用光纖進行傳播的優勢就是它的光學部品的使用壽命較長以及維護性能較高。
CO2激光切割機從發振器到加工點,是借助反射鏡傳播激光的,一般是在與外界空氣隔離的光路內進行傳播。光路內雖然被沒有普通灰塵或異物的空氣所填滿,但是反射鏡的表面經過長時間使用以后,也會被臟東西附著,需要進行清掃。另外,反射鏡本身也會因吸收微量的激光能源而損耗,需要進行更換。再加上要從發振器到加工點傳播激光,需要用多個反射鏡來調整激光的反射角度進行傳播,所以要維持正常的運行需要一定的技術能力和管理。
但是,光纖激光切割機從發振器到加工點,激光是經由1根光纖來傳播的。這根光纖一般被叫做導光光纖。由于不需要像反射鏡那樣的光學部品,又是在與外界空氣隔離的導光光纖內傳播激光的,所以激光幾乎不會被損耗,可是嚴格說來,激光在導光光纖的外圍進行反復傳播,所以導光光纖自己本身多少會有所損耗,不過這個和CO2激光切割機中的反射鏡相比,使用壽命要長好幾倍。另外,如果傳播路徑是在導光光纖的最小曲率以上的話,那么就能夠自由決定路徑,所以調整和維持起來也非常方便。
在激光的生成過程(激光發振器構造)中,兩者也有所不同。CO2激光發振器是將混有CO2的氣體放置在放電空間之后,生成激光的。為了確保從激光輸出功率而得出的共振長正常運作,在發振器的內部配置了光學部品,而且發振器內部的光學部品需要進行定期的清掃和更換。
光纖激光發振器,就像剛才所提到的,生成激光是在光纖內部進行的,而且與外界空氣相隔離,沒有光學部品,所以就幾乎沒有必要定期維護。
CO2激光發振器的清掃等維護周期是設定在大約4000個小時,而光纖激光發振器是設定在大約20000個小時。前面所提到的在使用壽命和維護性能等方面,可以說對于光纖激光加工機來說有很大的優勢。
另外,我們也可以試著從消耗電力之類的運營成本角度也來進行比較。CO2激光發振器的光電轉換率據說大概在10~15%,而光纖激光發振器大概在35~40%。由于光電轉換率高,所以轉變成發散熱量的電氣能源變少,光纖激光加工機才能夠將冷卻機之類的冷卻裝置所消耗的電力控制得更低。一般來說,光纖激光加工機的發振器,對于發振器的冷卻溫度管理相對于CO2發振器來說精度要求更高,但是,同樣的激光輸出功率下,光纖激光加工機的發振器用CO2激光發振器的1/2~2/3左右的冷卻能力就足夠了。所以從激光加工機所有裝置的消耗電力來考慮,光纖激光加工機在CO2激光加工機的1/3左右的消耗電力下就能夠運行,可以說是非常節能的激光切割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