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今日要聞
濟南謀劃轉型升級 打造中國激光產業第三極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18-07-09
我要評論(0 )
2017年,中國激光設備市場銷售總規模超過442億元,比2016年增長14.8%。目前,我國已經興建武漢光谷、深圳大族全球激光智能制
2017年,中國激光設備市場銷售總規模超過442億元,比2016年增長14.8%。目前,我國已經興建武漢光谷、深圳大族全球激光智能制造基地、溫州激光與廣電產業集群、遼寧鞍山激光科技產業園等近10個激光產業園。正在積極籌建的濟南高新區激光產業園有望成為中國激光產業第三極。
近日,2018中國國際(濟南)激光產業峰會在濟南舉行,會議聚焦全國激光制造上下游產業鏈,探討如何推動濟南做好激光核心技術的研發與投產,提升激光制造中國品牌的國際化水平。
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高如同表示:“此次國際激光產業峰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濟南高新區打造高端激光產業鏈、聚集激光產業資源注入了新的動力,而且為濟南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的動能和活力。”
激光技術重要研發堡壘
2017年,中國激光設備市場銷售總規模超過442億元,比2016年增長14.8%。激光設備產業規模的加速提升,主要得益于傳統激光加工的替代升級和動力電池、OLED、消費類電子、脆性材料切割等微加工行業的新興應用的需求增長。美國機構Strategies Unlimited則預測,2019年全球激光器市場銷售將達到120億美元。
濟南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汲佩德表示:“激光產業特別是激光機床產業具有減材、增材和柔性加工的優勢,同時符合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產業化數字經濟的特征,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濟南也形成了以邦德激光為龍頭的數控切割、焊接和多功能加工設備的產業鏈條。”
濟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孔杰表示:“目前全世界已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在使用邦德的產品。”
據調查統計顯示,濟南市共有大中小型激光加工企業近700家,在短短5年內,產值和規模得到迅速發展,部分在國內已小有盛名。來自2017年海關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激光出口量排名前10的企業,一半以上為濟南企業。濟南激光產業經過不斷發展,已從激光發生器、光纖、電源到冷凝器、振蕩器的生產,初步形成一定的產業鏈和一批具有研發能力的企業。
多年來,濟南激光設備的出口量、出口額近年來一直位列全國第一位,濟南也有不少實力雄厚的激光企業,擁有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實力和優良海內外的市場競爭力,在中國激光設備出口量當中占據重要的市場份額,也成為中國激光技術的重要研發堡壘和基地。
加快形成激光產業高端基地
當前,濟南激光企業雖然多、基礎深厚,但多數還處于產業鏈中低端,規模較小,企業亟需進行轉型升級,向產業鏈高端化邁進。
濟南高新區智能裝備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高術仁介紹:“濟南激光產業發展呈現四大特點:一是激光企業數量比較多。濟南市有400多家激光企業,其中在濟南高新區集聚了200多家激光企業。二是小而散。激光產業規模比較小,還處于中低端水平,產業鏈不配套、不完整。三是濟南激光產業外向度特別高。四是濟南激光產業成長性特別好。”
如今,濟南正在加快激光產業發展,堅定不移地和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一是把山東省科學研究院的激光院所從濟寧請到濟南高新區,形成戰略合作,連續三年拿出5000萬元支持山東省科學院激光研究所的科研、產業以及人才方面工作。二是和山東省激光技術與應用實驗室進行戰略合作。”高術仁表示。
根據規劃,未來3-5年內,濟南高新區將集聚激光類高端項目200家以上,形成基礎材料、核心部件、系統集成、光電裝備、衍生應用等完善健全的產業鏈條,建成國內一流的激光產業研發、人才和產業集聚地,帶動相關高端智能裝備制造產業的技術改造和升級配套,助推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進程,形成百億級、國家級的激光產業高端基地。
高術仁表示:“濟南高新區特別關注國家大的趨勢和方向,我們鼓勵濟南高新區所有企業,特別是鼓勵激光產業企業要對接軍民融合這個戰略,對接‘一帶一路’這個戰略,讓企業能夠實現聯合走出去。”
打造中國激光產業第三極
目前,國內已經興建武漢光谷、深圳大族全球激光智能制造基地、溫州激光與廣電產業集群、遼寧鞍山激光科技產業園等近10個激光產業園。正在積極籌建的濟南高新區激光產業園,也將為濟南激光產業發展提供更大的支持。
“當前,濟南高新區正謀劃打造激光信息產業創新中心,并規劃建設濟南激光產業園。”高術仁表示,“武漢、深圳在光信息的發展方面是走在全國前列,北方的鞍山、濟南有后來而上的勢頭。濟南高新區通過激光產業園的打造、激光產業鏈的集聚,謀劃打造中國激光產業第三極。”
據了解,激光產業園占地面積1200畝,劃分為總部研發區、生產區和商業配套,將以科研機構為引領、以現有產業項目和服務體系為基礎、以產業公用技術服務平臺和產學研合作為保障、以重大項目引進和產業鏈配套完善為支撐。根據規劃,未來3-5年內,濟南高新區將集聚激光類高端項目200家以上,形成基礎材料、核心部件、系統集成、光電裝備、衍生應用等完善健全的產業鏈條,建成國內一流的激光產業研發、人才和產業集聚地,帶動相關高端智能裝備制造產業的技術改造和升級配套,助推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進程,形成百億級、國家級的激光產業高端基地。
中國科學院院士、激光與非線性光學專家姚建銓表示在推動濟南激光產業發展方面將做三件事:一是成立一個院士工作站。二是成立一個研究院。這個研究院可以叫信息科技技術研究創新研究院,或者高端激光智能制造研究院。三是在有基礎的情況下成立一個高端激光清洗技術的公司。“我認為濟南市有可能成為中國激光的第三極。邦德公司非常有希望能夠在5年之內達到100億元的產值,但是我也希望邦德公司要加強研發,注重引進人才,對外開放,聯合創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認為,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的趨勢,濟南是中國制造業的重要基地,山東是制造業大省,濟南激光制造企業應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將智能技術與制造技術相結合,實現智能化升級。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