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江門的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江門要全力推進中國(廣東)激光與光電產業集群建設,新落戶江門的廣東“激光谷”項目在推動傳統制造工藝的技術裝備升級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未來,這里將成為激光工藝融合工業自動化發展的示范基地,激光智能自動化裝備市場應用前景廣闊。
2009年1月,《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頒布實施,賦予了江門先進制造業重點發展區的定位。在《規劃綱要》的推動下,江門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業、綠色家電(新型電子信息)迅速興起。2014年,廣東省委省政府作出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戰略部署,明確將“主戰場”放在江門,要求江門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努力成為珠江西岸新的增長點。
為落實省“珠西計劃”,江門市制定出臺“一綱要五行動方案”,即《江門市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工作綱要(2014-2020年)》,以及龍頭企業培育行動、企業升級改造行動、產業平臺擴能增效行動、重大項目突破行動、產城融合振興行動五大行動方案,力爭把江門打造成為華南地區重要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高地。到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先進裝備制造業實現產值要超過3300億元。蓬江區區長李欣立表示,對激光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他強調,蓬江區要堅定決心,下大力氣把激光產業做好,加強與行業協會、科技院校和優質企業的對接合作,使激光智能制造產業成為蓬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讓激光技術挑起江門的發展大梁。
建設激光工藝融合工業自動化發展示范基地,引進國內外優質科技人才資源,集聚一批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培育出一批龍頭骨干企業和關鍵配套企業,這是發展江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礎。”要通過加快“激光谷”園區內激光技術應用工程研究院、激光與光電重點實驗室等一批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集聚各類高端要素,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打造“激光谷”,將在一定程度上重塑江門創新驅動發展模式。
“激光谷”建設開局良好,首批入園的海目星激光制造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自動化產線已開始交付客戶近使用,產值已突破億元。國家級激光產業集群既是一個大平臺,也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礎產業載體,涵蓋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領域,是一個具有高附加值、高帶動性、高成長性的集群。因此,建設江門“激光谷”,要從激光技術應用入手,把激光產業的應用市場充分開發衍生出來,帶動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提升整個產業鏈。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