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持續擴張,2016年,新能源汽車生產量達51.7萬輛,銷售量達50.7萬輛,同比2015年分別增長51.7%和53%。而動力電池作為電動汽車核心部件,其發展緊隨新能源汽車整體市場增長趨勢,人才、設備、資本的大量涌入不斷帶動動力電池行業產能、出貨量的大幅度提升。
激光極耳切割已成動力鋰電池“提質降本”新路徑
新能源汽車
可以說,動力電池產業能否健康發展,直接影響到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戰略目標能否實現。在2017年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年度大會上,國家工信部相關負責人就關于動力電池下一步發展的工作部署中就提到,要為新能源汽車提供支撐,必須加快提高動力電池成套裝備開發與制造水平,以及大規模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開發。由此可見,智能制造能力的提升已經是擺在國內動力電池企業面前的核心命題。
面對新能源時代下動力電池商業化的發展需求,各大企業廠商都迫切想要找到一個能從根本上“提質降本”的解決方案,以突破現有制造加工技術下的應用局限。其中,在動力電池的極耳加工環節中,傳統的五金模切技術存在的瓶頸就已日益凸顯,主要包括成本投入大、加工效率低,且應用靈活性差等問題。
深圳錦帛方激光總經理覃曉鳴表示,傳統模切方式已無法適應智能制造的發展要求,取而代之的激光極耳切割技術則成為了降低動力電池極片生產成本,同時提升產品穩定性的新路徑。目前,激光極耳切割機設備已在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和中天科技等龍頭企業逐步導入。
激光極耳切割已成動力鋰電池“提質降本”新路徑
動力電池
在此背景下,錦帛方激光始終圍繞自身擁有的激光應用技術優勢,結合鋰電行業的發展情況,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其激光極耳切割機設備的競爭優勢正逐步在行業市場中顯現,成為錦帛方對外的拳頭產品。如今,錦帛方激光極耳切割機設備及其獨有的激光系統已配套進入了包括銀隆新能源、安馳科技、國軒高科、海四達和猛獅等多家國內知名動力電池企業。
基于多年來與客戶配套過程中工藝數據和經驗的積累,相比與國內同類產品,錦帛方激光極耳切割機設備已在多個核心性能上體現出較為明顯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切割精度高,切口毛刺小于7um
錦帛方激光采用先進PSO技術,精準控制單點能量大小,同時在指定位置輸出,通過變頻控制實現降低毛刺,切口毛刺小于7um。切割前兩次糾偏,最大程度提高產品精度。
高效的除塵系統,解決粉塵控制難題
據悉,粉塵被視為激光切割過程中的最大“痛點”,因此,針對粉塵控制難題,錦帛方進行了針對性技術升級和突破,通過對于粉塵飛濺規律、粉塵粒徑和激光參數規律的了解,建立高效的除塵系統,實現可調和快拆式吸塵結構,超聲波振動掉塵及氣流定向吸塵控制,除塵精度達3um/cm2。
高效率運行,CCD自動檢測
錦帛方激光切割機實現了軟件和硬件的深度契合,穩定運行速度可達30-60m/min,測試速度達到了80-100m/min。雙工位兩側同時進行激光切割,廢料自動收集,切割后自動分條。CCD可自動精密檢測,廢品貼膠標記。
激光極耳切割已成動力鋰電池“提質降本”新路徑
錦帛方極耳激光切割機
在不斷提高動力電池良品率的同時,降低電池成本同樣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重要的解決方向。一直以來,新能源汽車價格都持高不下,根本上是源于動力鋰電池的投入成本過高,從新能源汽車的成本構成可見一斑,電池驅動系統大概占據了新能源汽車成本的35-45%,而動力電池又占據了電池驅動系統大約75-85%的成本構成。
而相比于傳統的模切技術,在投入錦帛方激光極耳切割機設備應用之后的動力電池極耳加工至少可節約40%成本。以總體投入1GWH產能為例,傳統模切機的投入與五年的模具費用投入高達3600萬元,換成激光極耳切割機設備后,五年投入成本僅需1100萬元,成本降低超3倍。
現階段,錦帛方激光極耳切割機設備在制程工藝與切割技術上已經充分結合,具體到產品,則涵蓋了其激光變頻控制、定向吸塵、冷光源切割、結構調整數據化、總線控制以及設備一體化技術的整體思路。
無論是從產能,還是從其自動化水平上,錦帛方激光極耳切割機的技術超越都得到了業內的高度認可,從現有客戶出發,錦帛方激光還將以性價比、后期服務等優勢在該細分領域快速擴張,為幫助國產動力電池在能量密度、循環使用壽命、安全性能和成本消耗等方面獲得更高國際競爭力而不斷努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