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今日要聞
亞太經社會報告:中國仍是全球制造業的重要貿易樞紐
星之球科技 來源:搜狐>財經2017-10-31
我要評論(0 )
聯合國亞太經濟和社會委員會10月30日發布的《將貿易和投資引向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亞太地區今年的貿易前景積極,但2018年的前
聯合國亞太經濟和社會委員會10月30日發布的《將貿易和投資引向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亞太地區今年的貿易前景積極,但2018年的前景一些不確定性。中國仍是全球制造業和裝配業的重要貿易樞紐,其出口導向型經濟在包括電話機、數據處理設備、集成電路等電子和機械產品中具有優勢。
報告強調,削減貿易成本和深化區域合作是確保和提高跨區域貿易投資效益的關鍵。這種政策組合可能會導致亞太地區每年的出口增加1000億美元。報告指出,由于2016年亞太綠色投資增長迅速,2017年亞太的出口增長將達到4.5%,外國直接投資也將在出現反彈。
這份年度貿易和投資旗艦報告重點分析了如何推進亞太貿易和投資進一步保持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發展中的亞太經濟體2017年的出口預期增長率為4.8%,而發達國家則為3.3%。受全球價值鏈增長放緩影響的國家,如韓國和菲律賓,預計今年將有更好的貿易前景。與此同時,工業商品和燃料價格上漲將有助于澳大利亞、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和哈薩克斯坦等商品出口國的增長。
報告還預計,2018年亞太地區的出口量將比2017年減少3.5%,進口量的增長將不到3%。進出口價格不太可能上漲,實際上,由于不確定性上升,投資和消費的潛在放緩,進出口價格可能會下降。價格低迷將導致2018年的貿易價值增長速度與2017年相比放緩。同時,不斷深化的不確定性也可能影響投資自由化的程度,而投資自由化估計每年使該區域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95億美元,同時將該地區的不平等現象減少0.02個百分點。
報告提出了進一步加強國際貿易和外國直接投資對可持續發展貢獻的政策框架。報告強調,綜合性的貿易自由化措施對促進貿易和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大大超過任何其他獨立的政策改革。
報告指出, 2016 年中國對亞太其他國家的出口占其全球出口的 48%,進口占全球進口的 42.9%。出口主要 流向了中國香港和日本,分別占總商品出口的 13.7%和 6.2%;進口主要來自于韓國和日本,分別占總商品進口 的 10.0%和 9.2%。在外商直接投資方面,中國是亞太地區內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流入國。中國2011年—2016 年的外商直接投資流入額年均增長 1.5%。
報告指出,中國正逐漸成為全球重要的海外投資來源。2016 年中國的對外投資增長 45.%,主要是由于中國跨國公司的跨境兼并收購增長。此外,中國對外投資的增長反映在海外礦物和資源開采行業布局方面的加強,同時勞動密集型產業出現向柬埔寨、 越南等低勞動力成本國家轉移的趨勢。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