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此次展出的「雷射凌空切割系統」,結合全球光纖雷射大廠IPG的四千瓦雷射及自行開發的雷射凌空切割技術,以專屬設計的高散熱效率掃描頭,透過模擬分析,瞬間以高功率光纖雷射源秒切薄鈑金屬片,可以采用面切割方式,在100x100mm范圍內高速切割不規則形狀的金屬鈑片。
工研院雷射中心副主任洪基彬表示,過去雷射切割不規則形狀主要靠激光束,由點到線依邊緣切割,現在有了雷射凌空切割平臺,可大幅縮短加工時間,無需高壓氣體,還能降低加工成本,同時工研院也正積極投入雷射凌空切割頭開發,為業者切入智慧制造建立良好的競爭優勢。
工研院今年也創新應用光纖雷射在龍眼及水果等食材上刻印標簽,突破傳統雷射只能在金屬材料加工的限制,以一機三用途的50瓦納秒光纖雷射機,不僅在塑膠材料,更在蔬果表面打印純天然的標簽圖案或產地等資訊,為食材提供專屬隨身標簽;工研院協理段家瑞表示,由于雷射雕刻不會對蔬果本身造成影響,未來可應用于綠色環保包裝,提供優于傳統貼紙標簽的高防偽功能,也有望減少塑料與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此光纖雷射適用于龍眼殼、地瓜等含水量較低的蔬果表面,包括香蕉、奇異果等也都能透過此光纖雷射機打標「天然標簽」。
此外,工研院于臺南六甲設置「南部雷射光谷育成暨試量產工場」,積極開發雷射前瞻及關鍵技術,在關鍵雷射源發表首臺國產自制千瓦雷射源,與三軸科技切割平臺合作,獨特的抗雷射反射設計,可用于鋼板、鋁板、銅板切割,使國產自主雷射源朝商用化邁進。工研院另有自主開發的超快雷射長光刀模組,可一次切割3mm透明玻璃材料,可應用在車用厚玻璃及全螢幕智慧手機玻璃切削。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