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調研干貨整理如下:
機構投資者:目前公司汽車白車身焊接自動產線已經有哪些品牌汽車客戶?在這一領域目前公司的營業收入有多少,利潤有多少?
李斌:首先整個白車身激光焊接這塊,公司在國內整個市場占有是最高的。幾乎在中國大多數,不管是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激光焊接在主機廠里都是由華工來完成的。現在主要的合作伙伴已經包含了幾乎絕大多數中國的各大汽車集團,不光是上汽、東風、一汽,還是長安福特、廣汽,各大主機廠都有開展合作。這個合作不僅包含自主品牌,也包含合資品牌,所以在這個行業里面應該來講處于一個比較領先的位置。
因為白車身這塊激光,在整車廠里面,應該來說在焊接里面還不是很大一部分,因為激光焊只是其中一個工藝。所以基于華工科技整個戰略,叫1+N,激光做一個點,N做一個面,一條線,讓整個生產線有更多地方通過激光來帶動整線的發展。未來大約通過三年的時間,希望光這個產線對整個產值的貢獻每年希望達到一個十個億到二十個億之間,是未來一個目標。
機構投資:目前公司業務中汽車行業應用和3C行業應用業務占比是多少?3C應用中最有前景的點是哪?手機客戶中除了國內廠商外,有沒有機會爭取到三星、蘋果這樣的大客戶?
王建剛:重點講一下3C行業,目前華工已經是A公司主力的激光設備供應商,除了A之外,也是微軟、三星等國外著名品牌的供應商,以及國內的華為、OPPO、小米等國內的這些著名手機品牌的供應商,這點切入的時間也是比較早,合作也比較深。隨著手機行業的發展,確實對激光的應用帶來巨大的利好,特別是在微納加工這一塊,目前有這么幾個大的應用。一個是微納焊接,大家都知道手機越做越薄,越做越大,所以他里面的零件有很多這種金屬零件以及非金屬零件。這些零件之間需要連接,連接以前的工藝可能有鉚釘、螺絲釘,或者是用那種超聲波,或者是膠水。但是實際上現在可以用激光技術來去替代這樣一種連接技術,特別是替代鉚釘的話會大大縮小,縮減手機體積。
目前手機屏幕背板像玻璃脆性材料在轉變,特別是蘋果公司最新的一代,用玻璃背板。所以在玻璃的加工,切割,打孔等等這些應用的話,都會用大量的激光應用。而恰恰這些都是華工科技,華工激光的優勢。華工科技在整個產業里面比較突出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有全產業鏈的光源布局。這種光源布局從光纖激光器,光纖激光器從一瓦到萬瓦,這種固體激光器從濾光到皮秒的超快激光器以及飛秒超快激光器,這個布局都已經完成。包括未來發展的半導體直接輸出激光器,這個在未來的這種大型的熔敷焊接,以及在這種塑料焊接這塊有很強的應用前景。這三大塊激光器的布局都已經布局完了,所以華工科技未來的布局,激光器的布局對于在3C領域的這種微納加工應用的話,是一個巨大的支撐點。所以相信未來不僅會在現在主流的客戶這里會獲得更好的一些份額,同時也會把這種激光的應用開拓更多一些新的應用。
劉含樹:實際上在中國激光這一塊,非常自信的能夠感覺到,激光黃金十年已經到來,為什么這樣說?因為激光本身,現在中國的通過激光加工手段在工業制造領域里面應用的比例大概是14%—17%,在美國同類的話,應該是45%—48%。也就是說跟發達國家相比較,還有很多領域可以通過激光加工手段來去覆蓋。
機構投資者:2017年上半年咱們整個家電行業整體銷售收入都是有一個16%的增長,但是公司在這一塊有超過50%,我想請問一下這方面的推動因素主要是否就是一個家電智能化時代對傳感器的需求爆發的原因呢?這種增速是否后續會得到一個繼續的維持?
劉含樹:2017年整個家電行業的增長來看是16%的增長。但是華工科技保持比較高速在這塊的增長原因是什么呢?第一,華工科技在白色家電這個領域里面,這一塊占有比較大的份額。同時在快速向小家電和其他的家電領域,和其他家電領域快速演進。所以這一塊也是,雖然整體的份額的提升比例不大,但是所擁有的這種市場的能力的提升和市場的域的拓展形成了的銷售總量的提升。第二,現在真正感覺到隨著智能化和高端智能裝備這個時代的來臨, 覺得智能時代真的是來臨了,這一點有確切的感觸,所以的傳感器這一塊在這個領域里面也在前端的布局這方面。在特種陶瓷和芯片封裝的技術所形成在相關行業的延展的能力,所以使能夠保持,在這個傳感器這個領域里面能夠保持較高收入的增長,并且判斷未來這一塊他的速度是不會降低的。
機構投資者:在目前咱們公司的PTC加熱器目前在特斯拉和比亞迪(行情49.05 +0.35%,診股)中的營業收入大概占比是多少?和上汽,東風,吉利這些項目的推廣情況是怎么樣的?
劉含樹:在PTC加熱器這塊,在特斯拉這個里面應該說是通過的合作伙伴, 在韓國的一個佑理公司,他是特斯拉領域里面的核心供應商。通過他來設立了合資公司來進入了特斯拉通道。第二個,在國內這一塊,包括上汽,包括江淮,還包括比亞迪這樣的,這都是公司直接在這個領域里面進行了有效的拓展所形成的。應該說在國內這一塊,目前新能源汽車的量是在一個逐步的釋放過程之中,所以這一塊也是在快速的增長這一點的業務。
機構投資者:公司半年在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的同時,經營現金流卻大幅為負,請問一下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并且扭轉這種情況需要多久?
劉含樹:主營業務這一塊在快速增長,應該說大家知道A公司這塊應該說今年的增長幅度比較大。大家知道A公司的發貨主要是在二三季度,兩個季度來形成的,所以在這里說,他在當季這一塊可能難以形成回款,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今年上半年應收賬款增幅是比較大的,這是個很重要的因素。還有一個就是正源這塊,跟華為、中興。華為去年他有一個一點幾個億的,在年底的時候提前回款,所以這樣的話其實在今年這塊相當于是有一個實質性的調整,所以這樣的話有一些影響,但是這個不是非常重要的影響。主要是我說的前面那個影響,就是大客戶這塊,國際大客戶這一塊他的回款這一塊,他是完全正常的。應收賬款的結構跟大家匯報。今年一年期的應收賬款這個整體的比例比去年是有比較大的提升,這個大家也可以查的財務報告。
機構投資者:請問一下近半年公司在國際化發展方面有沒有新的進展?
劉含樹:在半年報中也披露了,國際業務收入增長40%多,增幅是比較大的。這個增幅主要有幾個,一個國際大客戶A公司的增長。同時華工科技也深深的意識到國際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條路,也是華工科技自成立之初到現在所堅持不懈來去做的。華工科技在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之后, 做了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澳大利亞收購了FARLEY-LASERLAB這樣一個全球頂尖的激光切割和等離子切割的前三名的企業。然后對他技術進行分解所形成的,說實話,中國的激光產業能夠有這么快的發展得益于及時的對這樣的國際的頂尖技術的分解和消化,以及加上自身效應的布局和安排。
王建剛:上半年與A公司的實驗室已經建起來了,還有就是在加拿大多倫多飛秒激光器的研發中心已經建立起來了。還有在韓國、日本的獨立的辦事處也建起來了,辦事處加上代理商的這種模式已經在韓國,日本完全建立起來了。再就是在德國,德國當地的辦事處也建立起來了,我想就是把這些具體的事情也給投資者做一些介紹。還有準備在未來市場比較開闊的市場,南美市場也準備建三個辦事處,這個可能在下半年全部布局完畢。
機構投資者:動力電池和OLED一直是近幾年資本市場逃不開的熱門話題。請問公司在這塊的布局是怎么樣的?有哪些具體的項目是可以進行介紹?
王建剛: OLED或者說液晶面板行業市場空間還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說不比3C還小。那么目前因為手機的OLED的爆發,三星先用,然后蘋果用,所以其他的手機廠商全部跟進,所以造成目前的非常火爆。目前江蘇公司已經有專門的事業部在做這個事,面板行業的激光及相關智能自動化設備,這是一個從總的架構上面去做的布局。第二就是目前武漢市是中國現在及未來最大的面板的生產及研發基地,京東方、華星光電,還有天馬微電子都在武漢有十條線到六條線的布局。實際上,已經和這三家公司在做緊密的合作,或者說是客戶, 也有相關的產品在和這些客戶在做銷售以及還有一些新的產品在做實驗室合作。目前這個應用主要是這么幾塊,特別在OLED這一塊,一個是液晶面板的修復工藝。第二是切割,激光切割這個工藝。第三是激光玻璃。第四是激光退火,目前在激光的修復和切割這個領域已經有完整的產品線,與客戶在對接,而且已經正在使用。那么在退火和玻璃這個領域,正在和客戶做產品研發。
而且這里面的一些核心的光源,我相信這個行業因為三星,韓國企業走的比較遠一些。但他們的激光器都是美國的激光器,或者德國的激光器。但在這個領域華工科技可以用到自己的超快激光器以及高功率的深紫外激光器來做這塊的應用,這也是未來為什么在這塊,雖然比韓國企業稍微晚一些,這是由于產業轉移的特點來決定的。但是未來的這種因為整個行業的產業轉移到中國來了,這樣的話,整個行業設備的銷售以及設備的國產化替代也將會成趨勢,正好是這種產品技術級,以及光源技術,正好切合這樣一個趨勢的發展。我想對未來在這塊華工科技應該是有很大的機會和機遇去獲得更大的份額和銷售收入。
機構投資者:有看到公司報道說,公司已經成為世界級船廠的首席供應商,已經和江南造船廠有三十多臺的合作項目。請問這三十多臺大概能給公司創造多少營業收入和利潤,能否給 講講與江南造船廠合作的契機是什么樣的?
李斌:華工科技從收購澳大利亞FARLEY-LASERLAB開始,實際FARLEY-LASERLAB這個公司他一直以來對造船這塊,在全球里面,不管是等離子切割機還是激光切割,跟造船行業合作都非常緊密。所以這塊有大量設備投入到整個的造船行業,不管是江南造船還是大連造船,整個船舶行業應該來講很大程度,大量使用等離子包括激光裝備。而且隨著當前整個造船行業的發展朝高端,特別是油輪,類似這種產業的發展是當前一個趨勢。因為油輪對中國來講還是一個起步的階段。
華工科技作為一個有高校背景的上市公司,技術沉淀也比較豐富,所以特別一些新行業新產品的研發。在這個過程中怎么把激光技術能夠應用到一個新的產品研發過程中,這也是 的責任。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已經跟各個造船廠,不僅僅是江南造船,各個造船廠都有合作。包括武漢的武船也好,還是剛才說的大連造船也好,各個船廠都有必要的合作。不管是民用還是國防各個方面都做不同貢獻,在這塊,所以剛才這個朋友能夠關注在一個新的行業應用,一個重點行業應用。
機構投資者:請問公司在光通信領域的收入狀況以及同比的增長率?今年的毛利率的情況以及目前公司在光通信領域主要的產品結構是什么樣子的?
劉含樹:華工科技是從2000年開始對通信領域開始布局,是信息激光很重要的一塊。光通信全年估計增長幅度大概是10%左右的狀態。的華工正源就是作為業內這一塊的月產高端模塊可以達到110萬支,這個在業內是處于第二的位置。今年上半年這塊的信息激光這塊的整體收入有8.8個億,占到華工科技整個收入結構的13%,坦率的說他的毛利還不是很高,現在這塊行業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所以這也是為什么華工科技整體的增長這塊顯得華工科技整個毛利水平在這方面跟其他的同行相比較,在信息激光這一塊還是有一些這方面的差異。
但是隨著明年可能六月份左右要開始逐步放量的5G時代的來臨, 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一塊前面說到了,從前端的包括部分芯片的自制以及器件加模塊整個條線這塊的布局形成了一種比較好的發展能力。所以應該說這個對華工科技未來的發展會起到強大的支撐,特別是我想明年5G時代來臨,我前面說到了,是第一個在華為里面率先通過100支模塊的論證,所以這塊應該說還是很有信心在這塊的業務發展的。毛利率這塊相對比其他的幾個快的能量激光和傳感器,他是比較低一點,大概15%左右,13%—15%左右這樣一個狀態。但是 這一塊也是會隨著后續這一塊整體規模性的增長,然后 通過精益制造和通過 向產品的進軍等這樣,毛利的提升也會很快的得到恢復性的保障。
機構投資者:看到公司的半年報里面提到幾個很關鍵的詞就是公司在汽車輕量化里面大有作為,還有一個就是公司也抓住了2017年新能源汽車爆發機遇,傳感器在新能源汽車上面運用是400%。能否詳細介紹一下輕量化與傳感器這兩塊應用的情況?
李斌:汽車輕量化他是涵蓋汽車整個發展過程中都是圍繞的主題,這樣可以減重,省油,一個基本的發展趨勢。而在這個新能源汽車里面呢,在減重比較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關于全體車身,把這個材料改成比較輕的鋁。在前期已經跟上海通用,他這幾年賣車也賣的非常好,對一些新技術的研發也特別重視。在他的高檔車里面,凱迪拉克這款車里面直截了當就在頂蓋也好,后備廂也好,都是鋁合金去焊接,用的鋁蓋,用的鋁合金來作為減重的一個重要方法。這是在合資企業里面。
在國產車里面,未來汽車,一個全鋁車身的概念。這個概念就是整個車所有的核心的車身部件全是鋁的,他們現在這個車已經開始在市場上各個地方在做一些推廣。這個車從我本人來看,我覺得這個車整個的動態性能應該來講確實,不管是外觀也好,還是性能也好,看起來是非常棒的。未來代工是江淮汽車(行情9.71 -0.82%,診股)。在過程中他的核心幾個器件,一個是頂蓋,包括他側圍,包括他的后蓋,這是中國在一款車里面,在車身里面用的最多的激光器,一共用到了十四臺。包括含了兩臺自己產的兩臺六千瓦的國產首兩臺激光器, 聯合瑞科開發的六千瓦激光器使用到這個車型里面去。
其實在鋁合金車身里面有大量的地方,他的連接技術用的激光,越來越多的激光器會用到國產激光器。通過不斷的技術積累,我相信在未來,特別是汽車輕量化里面 有更多的技術可以用到上面去。在全鋁車身里面更多的工藝用到激光,把現在十四臺變成更多,這應該來講是激光的榮譽,值得期待。
劉含樹:傳感器業務這塊之所以是有比較高速增長的原因就是自身的一種技術的儲備和技術能力。傳感器主要在新能源汽車里面主要除了前面說到的一些光感,水感傳感器, 還有一些叫做PTC的水加熱器和風加熱器,主要是解決新能源汽車的空調供應系統。公司PTC一直是在這個領域里面已經這么多年,行業里面是最牛的公司。傳統的汽車空調的供應系統是靠發動機的熱,熱來供應空調的熱能系統。但是新能源汽車他是用電池來去解決這個空調的功能,但是電池這塊如果說用傳統的做法,所有的新能源汽車他的續航能力都會受影響。所以在這方面 所制造的在這個業內所獨創的,通過PTC加熱這樣一種原理,通過很少的能量,就是電池的能量來去驅動和供給整個汽車的空調系統。這個目前從特斯拉的使用情況來看,前后有兩個叫做水加熱器。實際上還包括風加熱器,前后有兩個,這個價格還不錯,高端的幾百個美金,三四百個美金,低端的國內這塊相對來說也有不少的,收入還是可以的。
大家知道特斯拉相當于在3C里面蘋果一樣的能力,他是全球最牛的公司,他具有引領和示范效應。所以當時通過跟韓國公司的合作來進入這個體系是有這樣一個原因。現在隨著國內這塊快速的拓展,這塊業務還增長的不錯,應該來說毛利率還是不錯的。
機構投資者:華工科技的核心競爭力主要是激光器。想請問一下在激光器里面的核心芯片層是如何布局的?
王建剛:其實這個相當于是激光設備,動力是激光器。激光器里面確實還有他的模塊,一個激光器里面有模塊,實際上華工科技已經在芯片這塊做了布局。目前激光器,比方說像光纖激光器,華工科技可以從光纖激光器里面最核心的一些光纖自己做。還有模塊、巴條、光割機等等這些部件都可以做。第一是可以有效的降低 的制造成本。第二,也是可以有效的打破國外的一些壟斷,這也是體現華工科技一直以來要在技術上面引領這個行業的決心。那么在芯片層這一塊實際上能量激光是有一個能量芯片,華工科技下屬有一個公司在做這個能量芯片的布局。不僅僅可以做能量的這種芯片,也可以做信息通信的芯片,所以這塊已經開始在做布局了。
機構投者:定增什么時候能夠拿到批文,從什么時候開始實施?
劉含樹:定增是去年12月28日在中國證監會過會。過會之后到現在批文還在辦理的過程中,這一塊批文的時間這塊我確實不好來給您做預計,但是我覺得應該不會時間太長。第二個定增是華工科技自己的項目,四個項目其中在能量激光、智能設備、光通信和激光器四個項目布局。他有一個特點,都是什么特點呢,都屬于是國產項目,不是說有新的開始去研發。因為華工科技作為國內這塊一個高科技公司,一個特點是產品研發一般叫做三代論,制造一代,儲存一代和研發一代。實際上 的研發能力這方面已經通過這樣一種前端的有效布局已經完成,也就是說通過定增來純粹就是為了擴產。如果這個項目完成,直接可以用現在的增量是四十多個億,帶來的凈利潤將近四個億,3.9多個億這樣一種狀態。也就是說他對華工科技這塊整體的經營和發展會帶來長足的支撐。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