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 公司召開2017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選舉產生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監事會成員。在隨后的七屆董事會一次會議上,選舉馬新強為公司董事長,并聘為公司總裁,聘劉含樹為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聘熊文、張勤為公司副總裁。
新一屆董事會、經營班子成員合影
在面對媒體采訪時,馬新強董事長表示,華工科技現在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未來三年,公司新一屆董事會及經營班子將以“賦能”為重點,與全體員工一起,打造更有活力、更高效的企業組織,實現高速增長。
在戰略層面上,公司堅持“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雙擎驅動,國際化與信息化兩翼助力”,提高各種風險管理,以“為智能制造提供關鍵產品與方案”為愿景目標,完善產業鏈布局,以人才鏈支撐產業鏈、創新鏈,強化行業研究,進一步提高戰略的前瞻性,精準投入戰略資源,挖掘各業務板塊更多的潛力和合力。
在執行層面上,以“賦能”為重點,激發各層級員工活力,將被動執行變為主動響應,使執行力真正打造成公司核心競爭力。圍繞“賦能”,重點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組織架構上,減少管理層級,使之更扁平化,并通過信息化推進,幫助公司實現數據化管理、數字化運營,提高管理效率和客戶響應速度;二是以業績為導向,管理下沉,進一步通過薪酬變革、“創客與產品線”模式等機制創新激發活力;三是為營銷“賦能”,通過專業的招聘、系統的培訓、有效且完善的激勵制度,打造狼性的營銷團隊。
產業板塊成績單
激光先進制造裝備產業國際大訂單增長迅猛,截至5月,同比增長100%以上。
傳感器產業不滿足傳統家電市場需求爆發帶來的短時收益,圍繞智能家居和新能源汽車兩大應用方向,重點研發了PWM控制器和PM2.5傳感器等高附加值產品,已在上汽、江淮實現量產,規模、凈利潤大幅提升。
國內高端光模塊激光器的芯片,主要依靠國外,華工科技光通信器件產業通過整合優秀技術人才,在成都設立研究所,有望實現芯片領域的重大突破,提升前端技術實力和產品能力,目前,中國已敲定5G路線圖,2019年將實現5G網絡預商用,5-7年內5G基礎建設總支出達180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5G將帶動我國直接經濟產出6.3萬億元,經濟增加值2.9萬億元。
激光全息防偽業務積極謀求轉型突破,立足全息,大力發展新型防偽包裝材料。
信息追溯業務獲得國家“互聯網+重大工程項目”3000萬支持,并參與國家智能制造標準制訂,已有兩項標準入選“2017年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名單。
公司2016年底進入醫療裝備及健康服務產業,聯合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著手質子放療裝備研發,“質子重離子研發制造及診療中心”項目已簽約落戶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預計今年9月開工建設,計劃打造成全國示范性“質子、重離子診療中心”。
公司今年還將募集18億推進激光精密微納加工智能裝備產業化項目、基于激光機器人系統的智能工廠項目、物聯網用新型傳感器產業化項目、智能終端產業項目建設,項目投產后可新增銷售收入超過40億元,助推華工科技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