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內激光企業呈噴涌式的發展,各式企業都有,做切割的、做打標的、做焊接的、做修復的,或者綜合幾項業務都在做。如今全國大大小小從事工業激光產品生產企業有1000多家,統計調查后發現,有些企業是“突然出現”的,對于從事激光行業多年的人,甚至很少聽聞。這也不奇怪,畢竟國內激光產業進入了快速成長期,確實會有良莠不齊、五花八門的局面。
這么多的激光企業,無論大小,絕大部分的企業家都希望能夠在激光行業取得一席之位,做一家“讓人尊敬的激光企業”。明確把這個定位公司目標的,在筆者記憶里,有蘇州領創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當然領創這個公司在其所屬切割領域也是很不錯的。我相信,在大部分激光企業老總心里,都有這樣的目標。試問,誰不想自己的企業成為通快、百超、大族這樣行業龍頭企業呢?
近期,筆者走訪了若干激光企業,主要是激光加工設備的廠家。在參觀企業的同時,也與企業負責人交流,獲取了許多行業最新的一些市場情況。往往會談到激光的市場、競爭的格局、地域的市場、新的應用、中外各個類型激光器的采用等話題,在言談間,筆者注意到,激光企業的負責人偶會提及國產光纖激光器的情況,對一個公司總是會稱贊一番——武漢銳科光纖激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在過去10年里,全球激光技術與產業的一個最大的革命性變化,就是光纖激光器的橫空出世,隨后在激光器市場不斷“攻城略地”,現在已經超越了CO2光源的用量。相信讀者對這個變化也感受很深,這里不對光纖激光器市場作深入探討。
光纖激光器擁有的光束性能與結構優點,讓其在中國刮起了一陣風潮,從打標到切割都是光纖激光獨占鰲頭。回想2007年以前,國內光纖激光器還是空白,全靠進口外國的光源,同時有些大功率的光源還對中國實施禁運。
2006年,閆大鵬博士已經是在美國某光纖激光公司的高級人才,拿到美國綠卡,但他毅然放棄現有的一切,舉家回國創業,與華工科技合作創立了銳科激光,實現了國產光纖激光器零的突破。那時,全球光纖激光器還是IPG, SPI等歐美少數幾個企業壟斷了。銳科的誕生改變了全球光纖激光器的產業格局。后來國內陸續出現了創鑫激光、中科光匯、國神光電、杰普特光電、聯品等一批企業,連同銳科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讓國產光纖激光器在世界上占據一席之地。
目前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光纖激光器市場,IPG仍然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在筆者走訪的企業,他們的加工機器大部分還是采用外國的光源,他們對于銳科以及其他國內光纖激光器企業的稱贊,是出于這些企業的出現,打破了外國壟斷,同時把光源的價格拉低了許多,原來20萬一臺的脈沖激光器降到了三四萬,七八十萬的千瓦級連續激光器降到了三十萬之類。面對本土企業的競爭,IPG近年也是被迫數次調低了價格。這讓做集成機器的廠家切身受益,光源價格降了,機器成本降低,銷售終端的降價空間也大了,買得起用得起的客戶也多了。
可以說光纖激光加工就是這幾年的一股潮流,有些企業搭上了這班車,業績也迅速擴大,包括深圳迪能激光、佛山宏山激光、東莞力星激光等等。筆者認為,這些企業負責人必定非常感謝銳科激光以及創鑫等國內激光器企業。
另外,筆者試探性問一些企業負責人,為什么現在不用國產光纖激光器,他們解釋說,嘗試過,但目前國產的高功率在一些性能方面未達到機器應用的要求,還是只能用外國的。言語間,他們非常期待國產激光器能夠做起來,特別是性能穩定性方面要提升上來。
國內讓人尊敬的激光企業,銳科只是其中一家,還有許多企業也同樣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激光產業目前是大而不強,真正要發展強大的激光產業,需要更多這樣的企業。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