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材料科學研究中心(AMBER)的研究人員發現橡皮泥能夠同時表現出彈性固體和液體的特質,而且在結合石墨烯后,這種特性愈加明顯。于是,研究人員將兩種材料——石墨烯和橡皮泥(SillyPutty)混合,得到了一種優質導電性的高靈敏傳感器。
自從2004年,石墨烯被分離出后,科學家就開始在不同材料中加入這些碳原子,獲得其中的高韌性和導電性,創造出復合性材料。但實際上,雖然石墨烯被廣泛應用于納米復合材料中,卻很少有嘗試用“高粘彈性”物質比如橡皮泥與之混合。來自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材料科學研究中心(AMBER)的研究人員發現橡皮泥能夠同時表現出彈性固體和液體的特質,而且在結合石墨烯后,這種特性愈加明顯。于是,研究人員將兩種材料——石墨烯和橡皮泥(SillyPutty)混合,得到了一種優質導電性的高靈敏傳感器。這項研究是由三一學院的JonathanColeman教授和曼徹斯特大學的RobertYoung教授所領導,研究成果已經刊登在近期出版的《科學》雜志上。
Coleman表示:“我們發現,當你將石墨烯和此類極軟聚合物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它們不僅完全勝任應變式傳感器的角色,而且與目前我們創建的傳感器相隔幾光年的距離。而且這些特性事實上和這些柔軟的聚合物密切相關。令人意外的是,此前在該領域,往往選擇質地堅硬的聚合物與石墨烯,而結果得到的復合物反而更加堅硬。”
G-putty
研究團隊,一直致力于研究二維分子如石墨烯和平面納米材料的應用前景。該團隊也有進行“廚房物理學”(kitchenphysics)——就是利用生活常用的電器及隨處可得的材料做簡易科學實驗。他們常常將普通家居用品應用在實驗中使研究變得更加容易。因此,SillyPutty這種兒童橡皮泥玩具才成為了此次工作的研究對象。“我很愿意說,這一切都經過了周密的計劃,但事實并非如此。”Coleman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課題組已經形成了一個傳統,很愿意在科學研究里嘗試那些家用的東西。”
研究人員將石墨烯納米片(長200-800nm、個原子層厚度)分散在水中,然后加入橡皮泥(Silly Putty)。當兩種材料混合后,石墨烯薄片粘附在聚合物中變成了一種黑色的粘性物,研究團隊稱之為“G-putty”。在測試G-putty中,研究人員們向石墨烯和SillyPutty的混合物施加電流時,他們觀察到這種摻雜了石墨烯的聚合物非常敏感。“去觸碰它或發生了變形,G-putty電阻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Colema解釋到。
只需要將這種材料拉伸或壓縮到它普通大小的1%,其電阻都會發生5倍的變化。如果是以同樣的速度來拉伸或者壓縮其他用于檢測變形的材料,它們的電阻只會發生1%的變化。石墨烯納米片在橡皮泥中會產生微小的帶電導體網絡,當加入的石墨烯達到總體積的15%時,導電性約為0.1S/m,并且其粘彈性可以保持很久。實驗數據顯示,其靈敏度約為市面上最便宜金屬傳感器的250倍。通常,隨著時間的推移,電阻隨著SillyPutty自愈而逐漸恢復到其原始值。
此外,Colema團隊特別地觀察了G-putty對拉里和壓縮變形的電氣反應。試驗中,部分電阻改變是在低拉力下會直線增長,隨后在高拉力下極速下降,永遠降到初始值以下,這與隨著拉力的增長而增長的單調變化完全不同。所以,G-putty也可以用做應變感應器(strainsensor)使用。我們繪制了電阻與拉力關系圖,觀察到在低拉力下,電阻增加,隨后明顯下降。
醫療應用
當研究人員把一塊G-putty接通電源,放在一位學生身上,他頸動脈的跳動能夠清晰地體現在電阻的變化中。事實上,脈搏跳動的情況可以精細到能夠將它轉變為準確的血壓讀數。同時,如果將傳感器放在學生的胸部,它也能夠監測他的呼吸情況。為了進一步測試G-putty的靈敏性,研究人員們讓一只蜘蛛走過材料,然后測量了它的腳步。意大利博洛尼亞國家研究委員會的材料科學家VincenzoPalermo表示:“它們真正廣泛地印證了G-putty是多么的應用廣泛,我認為這是一項非常卓越而獨創的發明。”另一方面,我們測試了G-putty作為碰撞傳感器(impact sensor)的表現。我們在不同高度扔下不同質量的球,結果電阻波形圖顯示,沖擊下快速下降,隨后開始持續性的冪律衰減。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形成的蜂窩狀平面薄膜,是人類已知強度最高的物質,同時具有高韌性和優質的導電能力。研究人員將石墨烯加入輕度交聯多晶硅中(SillyPutty),其電機屬性將被大幅度地改變,所產生的納米復合材料表現出不同尋常的電機現象,比如電阻力變形后期的短暫松弛,以及電阻率的非單調變化。這些現象都與低粘度聚合物集體納米片的流動性有關。Coleman的研究團隊發現,石墨烯薄膜在橡皮泥內形成一個操作網,然后又將材料扭曲變形,將網絡破壞分離,快速提升電阻力。G-putty的低粘度使得石墨烯碳層再次回到原位置并形成網絡。研究人員稱:“這是一個自我修復的現象。”
Coleman正在與有興趣的醫療器械公司商談,將G-putty運用于持續性生理檢測系統中。比如,血壓測量通常依靠體積較大的護腕纏在病人手臂上,并只能提供快照讀書。這樣一個低價、小巧無創的傳感器就能讓病人在家中輕松監測。還有公司比如諾基亞,有興趣將石墨烯傳感器運用到保健領域中。
不過目前,G-putty還需要跨過一系列的障礙,其中包括證明G-putty能夠進行大規模量產,并且在商業化之前,需要在實際檢測中評估它長期的表現。“對于在實際的應用中,你需要它以同樣的方式工作千百遍。”Palermo這樣說道。現在,G-putty在實驗室中的實驗確實遇到了一個小困難。Boland想要在兩只蜘蛛之間進行一個對比測試,可是當他返回去看在兩只蜘蛛在無人看管的條件下,其中較大的蜘蛛已經將另一只蜘蛛吃掉了。Coleman說他之前并沒有想到用動物進行這項實驗會遇到這樣的困難。不過,目前常見的應用是添加石墨烯到塑料里以提高導電、機械、導熱或阻隔性能,所得到的復合材料的表現如預期一樣,沒有太大的驚喜。但是G-putty具有在任何其他復合材料中都沒有發現的這種獨特的性質,這將為傳感器制造開辟另一個全新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