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應用開發 實現上游技術產業化
鋪一根光纖,就可以靈敏地監測溫度變化、預警火災。前不久,湖北成功研制出國內領先的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它在成本和靈敏度上的優勢,完全可以取代現在普遍使用的傳統多點布控式電子傳感系統。
分布式光纖傳感項目負責人孫志偉:“目前與中海油的LNG(液化天然氣)儲罐項目,簽訂了意向合同,合同級別大概在千萬級。
事實上,完成這個項目的,是一個實際上并不掌握激光核心技術的六人小團隊。而項目的技術核心——泵浦源芯片,則來自另一家公司銳晶。他們是怎樣聯手的呢?
去年,航天三江集團成立激光產業技術研究院,不僅通過資本運作把睿芯、銳晶、銳科等掌握激光上游核心技術的國內頂尖公司和團隊吸納進來。還引入了四家思維活躍的創客團隊。研制分布式光纖傳感器的六人小團隊,就是其中之一。
航天三江激光產業技術研究院研發中心副主任王斐:“研究院掌握整套激光的核心技術,他們(創客)主要的任務就是怎么把激光給用好。”
四個創客團隊雖小,但他們洞悉市場、善于變通,為研究院實驗室里最前沿的核心技術快速對接上廣闊的應用藍海。現在,他們已經利用上游技術,推動激光清洗、光纖傳感、量子通信三個項目進入產業化階段,創造了10個億的產值空間。
航天三江激光產業技術研究院總經理許學軍:“通過人才、技術的聚集,建設一個比較好的技術和平臺,筑巢引鳳,來打造整個產業鏈”
下游應用開發 為技術研發尋找新領域
在應用、產業化這些核心技術的同時,創客團隊也在為上游的技術研發開辟新領域。激光清洗無污染、市場廣。掌握
激光清洗應用技術的創客何崇文,需要低功率、高頻率的激光器。但研究院里的研發企業,只有高精尖的高功率激光器,怎么辦?
激光清洗設備項目創客團隊負責人何崇文介紹,“和銳科公司進行進行技術溝通,給我們定制我們型號,定制我們的光束模式。”
航天三江激光產業技術研究院研發中心副主任王斐:“ 以前我們做激光器主要是怎么更高、更強、更大,但是我們在跟下游的市場進行對接,發現一些新的應用領域后,我們把激光器功率降低,頻率提高以后可以用來傳感、測量、探測,甚至一些生物監測上面。 ”
在銳科公司的技術支持下,這個月底,國內第一個手持式脈沖激光清洗機將正式投產。這樣,銳科不僅擁有2萬瓦光纖激光器這樣的全球領先技術,也有了1千瓦激光器這樣接地氣的產品。
銳科激光創始人閆大鵬:“一千瓦我們今年剛剛往市場推,效果非常好,大概全年有4000臺的銷量,我們估計能占到(全國)15%的份額。而產業化帶來的收益,在未來,還可以繼續反哺銳科的研發。”
這樣技術研發與創客應用的互動模式,在未來將被放大。現在,激光研究院投資的武漢光谷·激光科技園正在建設,更多創客將在這個湖北首條集高功率半導體激光芯片、量子點芯片、特種光纖、光纖光纜研發與應用、產業化為一體的自主化激光產業鏈中,繼續扮演活躍劑的角色。
航天三江激光產業技術研究院總經理許學軍:“通過市場需求牽引人才的聚集,推動技術的發展,推動產品的系列化、多樣化,通過產品的系列化、多樣化來推動更大的需求 ,“十三五”預計帶動武漢經濟發展500億以上。”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