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有人說“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消失了”。對于當前中國彩電市場上,創維與海信這兩家企業從終端市場到社會輿論的一系列惡斗,又將會出現何種結果?到底又是誰在幕后操縱這兩家中國彩電企業的惡斗?
打口水戰,耍花槍,那是姑娘們干的事。兩家彩電企業如果是真男人,那就在終端市場上真刀真槍、刺刀見血的干上一仗。看看到底是誰厲害、誰說的才是真理。雖然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還是靠拳頭說話最簡單、最有有效,別再憑一張嘴討論半天,沒有生產力。
今年以來,創維與海信這兩家中國彩電產業的“雙雄商戰”,已經從線下的終端戰場,燒到線上的輿論戰場。目前來看,并沒有停火的意思。而且各方都卯足了勁,還有不少“添柴澆油”者出現。這場戰火,似乎要從2015年一直燒到2016年了。
目前來看,引發雙方交惡的核心,其實是一場關于未來5年甚至10年中國彩電產業發展方向,以及由此引發的市場競爭話語權的爭奪。海信主打兩張牌:ULED和激光電視,而創維則就認一條道:OLED。誰都希望自己主導的產品和技術是未來的趨勢,因為這背后隱藏著巨大的商業利益和行業地位,更涉及到誰是未來彩電業的“帶頭大哥”。
真相也遠不止于此。其實海信與創維,兩者之間爭的是未來技術方向和產品話語權,最終拼的卻是在行業的生死大戰。因為隨著整個彩電產業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競爭,最終要想保持自身的發展壯大,唯一的動力就是要搶奪和消滅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而搶小企業的市場蛋糕,顯然不如搶大企業的蛋糕,來得簡單而有效。
至少真刀真槍在市場上干一仗,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實力。畢竟,打仗都是要消耗資源的。都需要后方源源不斷的“槍支彈藥”供給。趁這個時候,看一看到底誰在中國彩電市場上更厲害,誰又能戰斗到最后一刻。
如果只是為了搶蛋糕,而打著“事關產業未來發展方向和可持續發展”的旗號。那么這場口水戰打的很不值得。畢竟中國彩電企業的能力和實力,還沒有到可以“內部惡斗”階段。所有中國彩電企業,當前還需要“集中火力”槍口一致對外。
如果哪家企業真的認為自己有本事、有功夫。那就別在中國市場上搞“窩里斗”,搞“內訌”,這種“殺敵一千自傷八百”的商業小伎倆,對于中國彩電產業完全不產生價值。如果真的牛,就到國際市場上去,與全球最強的韓國企業去較量。看看中國企業現在到底有“幾斤幾兩”。
過去多年。在彩電市場上中國企業一直扮演的是“乖學生”角色。跟隨外資企業早已定下的方向和道路,只是在他們的技術和平臺上,制造或者策劃一些迎合或者討好中國消費者的功能賣點來。如今,這條道路似乎走的很不爽了。
因為中國企業的“翅膀硬了”,思路也開始逐步打開,能力當然也快速建立起來。所以開始努力建立具有自主話語權的發展新道路。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彩電企業卻是通過這樣一種“史無前例”方式:以口水戰和惡性競爭拉開自主發展的大幕。
在兩者的爭奪中,可能會出現“老大與老二打架,讓老三消失”情況,這只是少數。最終結果肯定是“一山不容二虎”,然后卻是讓人“漁翁得利”。比如說那些對中國市場虎視眈眈的韓國彩電雙雄們,自然是希望中國企業在本土市場上相互“自殘”后,他們再來收拾局面。
只不過是。無論是海信,還是創維,在圍繞未來發展方向和趨勢爭奪時,似乎忽視兩個非常重要因素:一是,未來的彩電產業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難道還是一個技術產品打天下,還是會出現多種技術產品的趨勢?畢竟時代不同了,消費環境不同了,自然市場上的主流趨勢也將會呈現多元化發展,為什么非要拼個“你死我活”。
二是,在面向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到底中國企業真正到底多少話語權。無論是激光電視,還是OLED電視,在這些所謂的未來彩電業發展趨勢和方向上,中國企業到底擁有多少的話語權,又有多少是自己的東西。千萬不要商戰打到最后,成為給別人“抬轎子”的轎夫。
當然,商戰如槍戰,從來沒有對錯,最終是只看勝負。雖然當前來看,創維與海信兩者的爭奪相當的殘酷,甚至有點針尖對麥芒。無論是創維,還是海信,其實各自心里或許都覺得“對方不地道”、“對方很過分”。不過,既然雙方已經決定要在市場上開干,那么就不用講什么道理,還是拼實力和、拼真功吧。
當前彩電行業雙雄的戰斗,是因產品技術發展方向而起。但是所有企業都需要甄別的是,無論是OLED,還是激光電視,到底中國企業在這些所謂的趨勢性和方向性產品上,有多少真正有自主話語權。是真創新,還是“狐假虎威”。千萬別再干“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蠢事。
自古以來,天下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恨”。無論是海信,還是創維,都是中國彩電行業的兩面旗幟和標桿。更是今年以來中國彩電產業唯一賺錢的兩家領軍企業。原本應該是惺惺相惜,共同攜手一致對外。
如今的雙虎爭斗多少讓人有點“一頭霧水”。海信與創維之間到底是埋下了“多大的仇、多少的恨”啊。否則兩家原本只是在終端市場上“你爭我搶”的企業,卻要被逼去操縱媒體、輿論和行業意見領袖,展開一輪又一輪的“明爭暗斗”。
應該說面對彩電雙雄的這場戰爭,已經在彩電行業開創一個“壞先河”。一些中國家電企業們,如果有錢、有閑打口水戰,倒不要多花點錢打技術戰、打創新戰,打用戶戰。因為中國彩電企業已經在產品和技術上跟著外國人屁股后跑了幾十年了,也該到了換一種全新“生活方式”和“競爭策略”時候了。
同樣應該看到的是,輿論口水戰從來都不是生產力,也不產生商業價值,頂多是一時滿足某些企業、某些企業操盤手們的自我欣賞罷了。真正決定中國彩電企業未來和發展的,還是自身的創新力、產品力和競爭力。
這場“一山兩虎”的商業斗爭,按照這種模式和方法打下去,真正獲益的,絕不會是兩家中國彩電企業的任何一方。而是那些“坐山觀虎斗”的外資企業們,他們一直找不到當前在中國彩電市場的突破口,而海信創維的雙虎斗,無疑提供了這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