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及先進智造產業熱潮帶旺激光產業,工研院將于第三屆“臺灣國際激光展”中“激光光谷成果專區”展出今年 2015 全球百大科技獎入圍的激光無痕玻璃削整設備(gLaserTrim)及 3D 打印材料晶控光引擎兩項激光相關技術及第一臺臺灣人自制激光金屬 3D 打印機及自制材料,以及和和機械、新代科技、榮剛材料科技共同開發的臺灣第一臺 3D 光纖激光全自動切管機及工研院技轉搏盟科技量產的臺灣第一臺 20 瓦脈沖奈秒光纖激光源,展現臺灣在激光技術的能量。展覽期間并將舉辦“激光產業應用論壇”邀請德、荷專家與會,精彩可期。
工研院南分院CEO俞貴馨表示,根據 Industrial Laser Solution 資料顯示,2014 年全球激光源市場為 93 億美元,年復合成長率達到 5.5%,其中材料加工用激光源為 26 億美元。具輕、薄、小特性的穿戴式電子產品的電子產品,因零部件鉆、切、熔的加工需求帶旺全世界激光加工商機;而先進智造中的 3D 打印數碼制造,特別是金屬激光 3D 打印的加工優勢,更是改變傳統以模具加工的制造思惟,帶動數碼制造及大量客制化的市場的成長。工研院累積多年的激光技術能量,協助臺灣在激光產業從無源到有源(激光源)、從傳統減法(傳統模具)到加法(3D 打?。?,此次在金屬 3D 打印光引擎及切削超薄玻璃的兩項激光技術入圍今年全球百大科技獎,更是激光技術研發能量的展現。
工研院及臺灣激光科技應用協會亦將于展覽期間舉辦“激光暨 3D 打印產業論壇”,邀請德國激光公司 LPKF、羅光公司的研發主管、美國德州大學教授及與工研院在 3D 打印合作多年的荷蘭最大研發機構 TNO 代表等產學研專家分享國內外先進激光及積層制造( 3D 打?。┘夹g,歡迎有興趣的產業先進報名參加。
第三屆“臺灣國際激光展”將于 10 月 14 至 16 日在南港展覽館 1 樓盛大開展,展覽由“臺灣激光科技應用協會”、“工業技術研究院”與“展昭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為島內最專業的激光展會;從基礎研究到產業應用面的多元化激光相關展出項目,并有舉辦“激光工藝品競賽”及“3D 打印體驗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