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研發出特種光纖,正在全力攻關半導體和芯片核心技術。”昨日,在武漢銳科光纖激光器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下簡稱銳科激光)新落成的生產基地,副董事長、總工程師閆大鵬博士自信地表示,中國人將有能力生產完全掌握核心技術的高端光纖激光器,距離這一天已經不遠了。
地下室造樣機 由岳父帶回國
說這話時,閆大鵬59歲零4個月。51歲時,他決定放棄美國光纖激光器巨頭Nufern的優厚待遇,回國創業。其理由是,不想看到外國人拿著他研制的光纖激光器,從中國獲取暴利。
2006年,海關總署統計,我國工業光纖激光器全部進口,年進口逾萬臺,同比增幅65%。
這一年,閆大鵬在武漢“華創會”露面。時任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聞訊,一路追到北京與閆見面。兩人長談后決定合作,但要求閆制作一臺光纖激光器樣機。
回到美國,閆大鵬晚上在家里地下室,利用有限的條件做出了一臺樣機,托其岳父帶回國。這臺樣機在華工科技測試不到3小時,熄了火。時任華工科技副總裁、激光專家閔大勇拍板:能工作兩個多小時,可以了。
應對山寨產品 發起制定行業標準
2007年,閆大鵬參股1000萬元人民幣,與華工科技合作成立銳科激光。
由華工科技包銷產品,閆大鵬只負責技術研發,產品穩定性迅速提升,產品返修率從逾10%下降到2%,產品市場很快打開,2009年實現贏利,其后利潤逐年翻番,迅速成為國內第一、世界第三的光纖激光器供應商。“銳科激光最大的貢獻,是拉低了光纖激光器價格,讓國內用戶用得起。”閆大鵬說,銳科激光產品還迫使進口產品大幅降價,如某外企1000瓦光纖激光器進口價從60萬元拉低到36萬元。“低價不能低質。”采訪中,閆大鵬接到一家日本客戶的電話,順便介紹說,這公司跟蹤了英國、法國、以色列和中國廠家3年,決定找銳科每年定制數百臺光纖激光器,一直保持良好信任關系。
但國內市場粗制濫造的光纖激光器也出現了。2012年,閆大鵬在國內同行中發起,由銳科激光牽頭制定中國首部光纖激光器行業標準,這個標準有望于今年發布。
不滿足個人創業 靠人才吸引人才
“華工科技給了銳科試錯的平臺;三江航天讓銳科從游擊隊變成正規軍。”閆大鵬說。
2011年,銳科激光牽手中國航天三江集團,完成了資本的高位嫁接。這期間,華工科技從控股變成普通股東,閆大鵬從銳科激光董事長“降格”為副董事長、總工程師。
閆大鵬不滿足于“個人創業”,他分別從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引進了8位海外高層次人才。李成回來了,銳科成為全球第二家成功研制萬瓦光纖激光器的企業;盧昆忠回來了,帶回了核心部件半導體發射泵技術,此外,特種光纖、芯片研發團隊也組建起來。
包括閆大鵬在內的5名專家,幫助銳科激光對光纖激光器產業鏈進行垂直整合,實現工業光纖激光器的國產化。“過去,美國IPG光子公司是激光器技術革新的引領者,銳科將是中國的IPG。”閆大鵬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