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這個機器能打印小汽車嗎?”“叔叔,3D打印和2D打印有什么區別???”……1月2日,成都市大邑縣崇孝療養中心正在舉行一場3D打印體驗活動,90后尹稚被20多個孩子團團圍住嘰嘰喳喳問個不休。作為成都一家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尹稚希望通過這次體驗活動推廣3D打印業務。
早在2013年7月,成都第一家3D打印照相館的開業,引來不少關注。但半年以后,這家照相館悄然關門。如今,成都3D打印的生存現狀如何?
成都首家3D打印照相館關門
市場需求沒有預想大
1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成都東郊記憶內的成都首家3D照相館——“造夢機”3D照相館,只見大門緊閉。“半年前就關門了。”院內一位清潔工人告訴記者,剛開業時,幾乎每天晚上和周末,店內都擠滿了人。
“我們已經搬到成都青羊工業集中發展區,不再做人像打印業務了。”記者撥通成都造夢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倪泰樂的手機,確認了店鋪關門的消息。據他透露,門店關門是因為公司投資人突然撤資,也帶走了部分技術人員。現在,公司轉做工業模型和建筑模型。
幾乎和“造夢機”同時開業,成都春熙路上一家名為XYZ的3D打印照相館也已離開了這片繁華商區。輾轉打聽,記者才得知這家照相館已經搬到溫江。“一開始幾乎只做3D打印人像,單價在1000元上下,客人遠沒有想象的多。春熙路的房租已經負擔不起了。”經理漆明海解釋說。如今,人像打印只占這家公司業務的一半,“雖然通過改進技術,把單價降到400元左右,但需求量還是太小,我們已經不接散客,只接全國各地的其他照相館的批發訂單。另一半業務靠打印工業模型來支撐。”
目前,在成都開門店堅持3D打印人像的公司,只有“品啦造像”一家。2013年底,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的劉東加盟上海“品啦造像”,在成都環球中心開起一家門店。“他家的人像做得挺精致的,但給孩子打個10幾公分的小人像就要八九百,還是太貴了。”1月10日,成都市民肖玲琳帶著7歲的女兒來到“品啦造像”,看過一圈后還是決定放棄。
“生意不是很好。”劉東說,目前來看,市場需求沒有預想的大,只能達到預期的7成。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