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臺激光器誕生于1960年,我國也于1961年研制出第一臺激光器,距今已有半個世紀了。50年來,激光技術與應用發展迅猛,已與多個學科相結合形成多個應用技術領域,比如光電技術,激光醫療與生物光子學、激光加工技術、激光檢測與計量技術、激光全息技術、激光光譜分析技術、非線性光學、超快激光學、激光化學、量子光學、激光雷達、激光制導、激光分離同位素、激光可控核聚變、激光武器等等。
這些交叉技術與新的學科的出現,大大地推動了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經過近50年的艱苦努力,我國激光技術研究獲得重大突破,激光產業也從無到有,我國激光加工產業一直呈指數增長,成為我國科學技術應用領域中最活躍的產業之一。
目前,全國共有5個國家級激光技術研究中心,10多個研究機構;有21個省、市生產和銷售激光產品,常年有定型產品生產和銷售、并形成一定規模的單位有200多家。
目前國內激光企業主要集中在湖北、北京、江蘇、上海、和廣東(含深圳、珠海特區)等經濟發達省市。已基本形成以上述省市為主體的華中、環渤海灣、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大激光產業群,激光晶體、關鍵元器件、配套件、激光器、激光系統、應用開發、公共服務平臺已形成較完整的激光產業鏈。
激光應用主要分為工業、醫療、商業、科研、信息和軍事六個領域。我國激光加工產業規模十幾年間增長了近500多倍。在工業激光應用中,主要有材料加工和測量控制兩大類。
激光材料加工則是利用激光束與物質相互作用的特性對材料(包括金屬與非金屬)進行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表面處理、激光打孔、激光微加工和激光標刻。
激光材料加工技術是涉及到光、機、電、算、材料及檢測等多門學科的一門綜合技術。發展激光技術,推動激光應用,我們不能只從某一方面來談,而是要綜合這些學科全盤考慮。為了便于描述和研究,抓住典型,我們以激光產業鏈為主線索來談激光技術的發展,但激光產業鏈也還是一個大課題,我主要分析工業激光應用系統的產業鏈。
工業激光應用系統的產業鏈應該由下面四個方面組成:激光應用、激光加工系統、激光器和激光配件。可以看到,每一個激光應用領域都可以形成一個產業鏈,每一個產業鏈一定包括激光加工系統、激光器和激光配件。現在,最成熟的激光產業鏈應該是工業激光應用的產業鏈,它包括激光切割產業鏈、激光焊接產業鏈、激光打標產業鏈、激光表面處理產業鏈、激光打孔產業鏈等等。
所以任何一個小的產業鏈都有它自身的發展過程和特點,該鏈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任何一個環節發展不充分或發展滯后,這個產業鏈就不完整,就很難得到蓬勃發展。
我國激光加工應用分類,激光切割占21.84%,激光標記占45.35%,激光焊接占11.4%,三者合計占78.59%。為了將產業鏈的環節分析清楚,作為典型案例,我主要對工業激光應用最重要的激光切割產業鏈、激光焊接產業鏈、激光打標產業鏈等三個產業鏈和各組成部分進行詳細分析,找出我們在這些產業鏈里的優勢和問題,并指出我們應該如何突破瓶頸,壯大產業鏈,做大做強我們的激光產業。
一、激光切割產業鏈
目前,激光切割應用包括高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切割機、中小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切割機、Nd:YAG激光切割機,另一個近來最熱門的應用是高功率光纖激光切割機。一般來說,5mm以上鋼板主要用二氧化碳激光器,但5mm以下的切割用Nd:YAG激光器的越來越多,這些得益于高功率Nd:YAG激光器越來越成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