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國證監會正式對外通報經國務院批準的新三板擴大試點方案有關情況。東湖高新區成為首批擴大試點的三個園區之一。
獲批“新三板”,意味著東湖高新區在金融創新上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全國自上而下的認可。
“新三板”,指的是為暫時不符合主板及創業板上市標準或者等不起排隊時間的公司,可由原股東和愿意購買公司股票的投資者直接交易,通過“新三板”上市,實現快速融資。簡單來說,就是為那些暫時不具備上市條件的企業,打開一道融資通路。據統計,新三板掛牌對企業的持續增長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北京中關村目前已掛牌的公司中,超過50%的掛牌公司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年均30%的增長,三分之一的公司實現了凈利潤年均50%的增長。
作為武漢乃至全國高新企業最為密集的區域,東湖高新區獲批“新三板”擴大試點,將有助于中小微型企業快速融資,實現跨越式發展。自此,全國風投、創投機構云集武漢東湖高新區,推動VC、PE等扎堆發展。因為“新三板”增加了PE退出渠道,它是IPO之外的有益補充。對于投資“新三板”掛牌公司的私募股權基金來說,成為了一種資本退出的新方式,掛牌企業也因此成為了私募股權基金的另一投資熱點。
今年以來,東湖高新區管委會主要領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聽取新三板工作匯報,研究解決企業改制和掛牌申報中出現的各種問題。8月13日,東湖高新區召開常務會,成立新三板工作領導小組和企業審查工作專班,構建企業改制掛牌服務綠色通道。
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分管領導也多次召開新三板企業及中介機構動員會和座談會。并分批邀請40多家重點擬掛牌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座談,推動企業改制和掛牌申報工作。
“新三板”落地,是東湖高新區創建資本特區的一個重要突破。自光谷資本特區建設工作啟動以來,東湖高新區堅持“政府引導、政策扶持、企業主導、市場運作”原則,從加大政策引導、完善市場體系、集聚金融資源、推動金融創新、服務科技企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在武漢光谷聚集著大批的激光企業,“新三板”落地為激光企業帶來新的機遇!
大族樣板:資本市場洗禮 成就行業領頭羊
大族激光于1996年成立于深圳,起初生產小功率激光打標機。公司于2004年6月25日在深交所上市,股票簡稱:大族激光。上市后的大族激光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機遇,通過不斷的人才以及技術的引進,現已發展為中國激光行業的領軍企業,產品包括:激光打標機系列、激光焊接機系列、激光切割機系列、綠激光演示系列、PCB激光鉆孔機系列、CTP激光制版機系列、直線電機系列等多個系列二百余種工業激光設備及其配套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子電路、集成電路、儀器儀表、印制電路、計算機制造、手機通訊、汽車配件、精密器械、建筑建材、服裝服飾、城市燈光、金銀首飾、工藝禮品、印刷制版等行業。
作為深圳中小板市場首批上市公司,大族激光雖然經歷過谷底,但也實現了快速發展與飛躍。如今,大族激光已從上市前一家年營業收入只有2.8億元的公司,上升至四年后的14.8億元,業務收入增長了4.3倍;凈利潤從上市前的幾千萬增長了3.6倍,從而一躍成為中國激光裝備行業的領軍企業。
毫無疑問,大族激光上市以來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中小企業板搭建的資本平臺。上市以來,大族激光通過首發融資約2.4億元;2007年,通過定向增發再融資3.3億元;2008年,公司通過公開增發再融資9.5億元,總計從資本市場融資15.2億元,而大族激光上市前公司凈資產規模才不到1.5億,資本融資額超過上市前凈資產的9倍。
大族激光2009 年收入19.5 億,同比增長13.7%;凈利潤僅為302 萬,同比下降98%,EPS0.4 分錢,業績跌入谷底。面對不利局面,公司積極應對,開拓LED 新領域,轉變考核機制,實現了業績的V 型反轉。10 年一季度,收入5.5 億,同比增長104%,凈利潤4300 萬,同比增長221%,EPS6 分錢,業績亮麗。
2010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09 億元,同比上升59.41%;公司毛利率由去年的37.55%上升到40.98% ,同比上升3.43 個百分點;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6 億元,攤薄后每股EPS 為0.5395 元,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0.32 元,比上年大幅提高113.33%。
2011年,大族激光實現營業收入36.28億元,同比增長16.69%;營業利潤5.74億元,同比增長78.03%;歸屬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5.79億元,同比增長54%;基本每股收益0.55元。利潤分配方案為每10股派現2元(含稅)。
激光切割設備、PCB設備持續快速增長。2011年,公司收入增長16.69%,收入增長主要原因為激光切割設備和PCB設備的大幅增長。募投項目大功率激光切割機產業化項目2011年完全達產,使得激光切割設備收入增長41.95%。其中改進型光纖激光切割機系列機型2011年在國內中高端光纖切割市場達到90%以上,并成功進入歐美市場。PCB產品作為公司新開發產品,2011年拓展臺灣客戶市場,并進入韓國市場,實現收入同比增長29.97%,盈利同比增長68.88%。此外,LED設備及產品收入增長16.86%;激光信息標記設備收入增長6.17%;激光焊接設備收入下降32.26%;激光制版和印刷設備收入下降7.57%。
隨著資本實力的增強,大族激光通過資本并購,使得公司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不斷趨于完善。經過上市洗禮,公司業務發展格局更加平衡,持續發展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成為中國激光行業的領軍企業。
新軍金運:創業板上市 發展新起點
同時,位于武漢光谷的金運激光上市的經歷顯得更加真切!金運激光致力于提供中小功率激光加工解決方案,產品涵蓋激光雕刻、激光切割、激光打標、激光焊接、刺繡激光系統等系列100余種機型,應用領域涉及紡織、服裝、工業面料、廣告、工藝、印刷、包裝、電子、家具、裝飾、地毯、汽車內飾、金屬加工等眾多行業。
公司綜合毛利率在40%以上,2010年毛利率達到48.7%。
金運激光于2011年5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至此,除了華工科技外,鄂股再添激光應用概念股。
作為中小功率激光設備的提供商,金運激光的發展速度也同樣讓人驚奇。在成立之后的短短幾年間,公司產品種類和數量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已成長為行業內領先企業。隨著金運激光登陸創業板,公司獲得了融資途徑,為公司技術的提升及產能的擴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這在金運激光嶄新研發大樓的建成中就可見一斑。資本的注入無疑給金運激光帶來了快速發展的契機,不斷增強研發實力,提高競爭力。
武漢光谷 激光企業聚集
目前,武漢光谷激光產業相關企業達200多家,總收入超150億元,比2009年增長35%。激光企業總數和激光產品年產值占全國一半以上,形成了上游為激光材料及配套元器件,中游為激光器及其配套設備,下游為激光應用產品、消費產品、儀器設備等完整的產業鏈,位居全國第一。
武漢光谷的激光產業群已經涵括了激光行業的整個產業鏈,具有很好的產業基礎。華工、楚天、團結、銳科......武漢具有大批的激光企業。近年來隨著市場的調整,光谷激光企業已經由過去的模仿、一窩蜂、同質化嚴重,慢慢向不同市場的細分發展。這從金運激光的上市和銳科光纖激光器的研制成功就可以看出,隨著國際激光人才的引進和技術的開發,光谷激光行業配置將更加合理,在市場競爭中更加有底氣!#p#分頁標題#e#
企業的發展,需要機遇。新三板的落地,為光谷激光企業發展提供了融資的途徑,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動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