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中一輛自動駕駛汽車沿狹窄的鄉村公路蜿蜒行駛而來。突然間路上出現了危險警示。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自動駕駛車輛在通過突然出現的障礙物前,必須先發現障礙物——收集有關障礙物大小、形狀和位置信息,以便用算法規劃出最安全的路線。因為無人駕駛,汽車需要智能眼,也就是解決問題的探測器——無論周圍環境、天氣如何,或者天有多黑——問題要在眨眼間解決。
技術難度要求雖高,但也有解決方案,該方案是由兩樣東西組成:特殊激光探測技術 LIDAR和集成光電技術,即實時聯網的微通信技術。要了解特殊激光探測技術 LIDAR,需要先了解與此相關的技術——雷達。在航空領域,雷達天線向飛機發射無線電脈沖或微波,通過計算波束返回時長來確定飛機位置。但這一種觀察方式很有限,因為大光束脈沖或微波無法顯示微小的細節。相反,自動駕駛汽車的 LIDAR 系統使用窄帶不可見紅外激光,LIDAR 是光探測和測距的縮寫。它可以將極其微小物件成像,如街對面行人襯衫上的扣子。
但是,我們如何確定這些物件的形狀或距離呢?LIDAR 發射一系列超短激光脈沖去探測距離。以鄉間小路上的駝鹿為例,汽車駛過時,一個 LIDAR 脈沖遇到鹿角的根部后散開,它反彈回車輛之前,下一個脈沖可能已到達一個鹿角的頂端。測量這兩個脈沖返回的時長差,可得到有關鹿角形狀的數據。通過發射大量短脈沖,LIDAR系統可快速得出物體詳細輪廓。
打開再關上激光器是產生光脈沖最簡便的方法,但會造成激光束不穩定,并影響發射脈沖的精確頻率,影響距離測量準確性。更好的辦法是讓激光器開著,用其他東西定期、快速地阻擋光線。這就是集成光子技術。互聯網的數字數據是由精確定時的光脈沖承載的,有的脈沖短至一百皮秒。一種產生光脈沖的方法是使用馬赫-曾德爾干涉儀,該設備利用特定的波特性,稱為干擾特性。
想一下將一些鵝卵石扔進池塘的情景:漣漪擴散和交疊構成了一種花紋,某些地方的波峰疊加,變得非常大;而其他地方,則完全抵消了。馬赫-曾德爾干涉儀的原理與此類似。先將光波沿 2 個平行臂分為 2 束,然后合二為一。如果一束光減慢而延遲,因為 2 束光不同步,合并后的抵消現象就阻擋了光線。通過切換一束光的延遲,干擾器就像一個開合的開關,發射出光脈沖。
持續一百皮秒的光脈沖可以探測到小至幾厘米厚的物體,但未來的汽車需要更高的分辨率。將干擾器與超靈敏、反應快的光探測器配對,可將分辨率提高到毫米級。比我們以正常視力看街對面的物體,要好一百倍以上,第一代自動駕駛汽車的 LIDAR依賴車頂或發動機蓋上的復雜旋轉組件進行掃描。借助集成光子技術,干擾器和探測器可縮小至不到十分之一毫米,裝在小巧的芯片中,將來可以放在車燈里。這些芯片還將包括干擾器智能調節器。這個額外設備的作用不像開關,更像一個調光器,如果許多帶微型控制延時的平行臂并列排放的話,就設計出了新的特性:可操縱的激光束。有了這些新優勢,這些智能眼的探測和觀察比能想到的任何自然的東西更徹底——幫助導航通過任何數量的障礙物,不費吹灰之力。如果喜歡小編的內容,可以點贊評論轉發呦,您的評價就是我的動力。(版權申明: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