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表面強化及再制造加工技術對現代工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填補空白和提升技術水平的作用,可以對磨損零部件的修復處理和表面改性,用于新件的制造和再制造以提高表面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蝕和抗疲勞、耐高溫等性能,提高材料的使用壽命,其中激光再制造是制造與修復、回收與利用、生產與流通的有機結合。激光淬火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品主要用于維修,既能提高維修技術質量,又能提高維修效率和效益。國外經驗表明,當再制造零部件占維修配件市場的65%時,汽車維修速度將增加8倍。發展再制造產業還能使制造企業有能力投入更多精力進行新產品研發和設計,形成良性循環,對推動我國制造業的產業結構調整、產品更新換代、技術進步和人員素質提高十分有利。
我國鋼鐵冶金設備、汽車、工程機械、機床等社會保有量快速增長,再制造產業發展潛力巨大。2014年我國粗鋼產量達82269.78萬噸,民用機動車保有量達2.64億輛,其中汽車1.54億輛,汽車數量僅此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總量的15%,機床保有量超過800萬臺,工程機械主要產品保有量達611-662萬臺。其中大量裝備在達到磨損周期或報廢要求后將被拆修或者淘汰,新增的退役裝備還在大量增加,這些工業條件給激光表面強化及再制造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