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世界出現第一束激光;1972年,第一臺工業用激光切割機誕生;1985年,第一臺光纖激光器研制成功;20世紀90年代,激光焊接設備功率升至20kW;2003年,千瓦級碟片激光器成功應用于材料加工。短短50多年,激光已悄然改變我們的世界。當下智能制造崛起背景下中美貿易風波讓國人認識到中國“制造基因”后天劣勢,國之大在于器之強,看好激光行業迎來成長和投資機會。
“近幾年來,全球宏觀經濟走勢低迷。但激光作為一個充滿活力與生機的行業和領域,在困難重重的外部環境中迎難而上,2019年全球激光設備市場銷售收入約為210億美元,2020年全球激光設備市場銷售收入250億美元,預計2023年全球激光設備市場銷售收入500億美元。”日前,廣東省激光行業協會專委會秘書長吳勇華在《工業互聯網助力激光產業發展》主旨報告中表示,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促進下,更多的激光應用技術和應用場景涌現出來,國內的激光設備市場在全球激光產業所占比重也將持續攀升至1800億元。
激光應用場景較多,市場應用滲透率高,形成完備產業鏈。目前,與激光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已經遍布全球,形成了豐富和龐大的激光產業。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光學材料及光學元器件,中游為各種激光器及配套設備,下游以激光應用產品為主,目前已滲透到消費電子、高端材料、半導體加工、汽車、軍事國防、航空航天、動力、新能源、船舶、通訊、醫療美容、輕工業等眾多領域,正逐步向精細、微細加工領域拓展,有力推動了電子制造、集成電路、通訊、機械、醫療、牙科、美容儀器設備及新興應用的發展。除了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張,激光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范圍也逐漸由宏觀加工應用覆蓋到更細微的工藝環節。隨著全球激光應用市場的穩定增長及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巨大需求,激光器產業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從激光產業全球分布來看,美國、歐洲的激光產業發展代表了世界激光產業的較高水平,涌現出了美國 IPG、德國通快、美國相干、美國光譜物理等全球知名激光企業,在汽車、電子、航空航天、機械、鋼鐵等領域基本完成了對各工藝環節的應用滲透,為全球工業發展創新注入了技術活力。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正經歷產業轉型升級,激光技術作為現代高端工藝加工技術,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將扮演重點角色,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新興市場需求的爆發將成為未來幾年激光產業穩步增長的重要動力。Laser Manufacture News數據顯示,盡管受到疫情影響,2022年全球工業激光應用系統市場規模達到30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長高達20%以上。
在半導體激光加工應用以及中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差異需求的推動下,具有中高率、高光束質量的半導體激光器快速發展,半導體激光器也成為光電行業中最有發展前景的領域之一。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創下574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全球半導體激光器市場規模穩步提升,2022年全球半導體激光器市場規模達到93.9億美元,2023年市場規模約為111億美元,同比增長18.17%。從細分市場來看,隨著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的不斷發展,其作為直接光源應用的光束質量得到提升,在軍事領域應用廣泛,預計2019-2025年全球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元器件市場規模將從16.4億美元快速增長到30億美元。
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激光投影市場出貨量達到145萬臺,同比增長24%。激光顯示供應鏈中,美、德、日、韓等國已圍繞激光顯示光源、成像芯片、投影鏡頭等核心材料和器件進行了布局,甚至在部分關鍵材料和器件方面存在卡脖子現象。各個國家和地區側重不同。細分來看,日本企業在激光光源、3LCD技術和LCOS技術、光學鏡頭、幕布等方面具有優勢;美國在DLP芯片供應方面處于核心位置,在超短焦鏡頭方面也有技術布局;歐洲的優勢主要集中在光學,蔡司鏡頭和徠卡相機至今仍代表了世界光學設計、加工和制造技術的高水準;中國臺灣地區在編解碼芯片方面擁有全球領先技術,在激光投影領域占據巨大市場,在光學幕布方面則是生產黑柵屏幕的聚集地。制造業方面,激光切割和焊接技術成為重要工具;通信領域,激光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高速數據傳輸和光纖通信。未來,隨著激光技術的不斷創新,其應用領域將不斷擴展,全球激光產業銷售規模預計達到800億美元。
政策加碼促進下游應用和國外取代。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激光技術起步并不晚,但是在激光技術應用及高端核心技術方面卻仍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且應用滲透率仍相對較低。作為產業升級的核心技術,激光加工應用領域必將受到國家重點支持領域:一方面加快鼓勵國內激光新技術對傳統技術的取代進程,拓寬在下游領域的應用;另一方面通過政策的鼓勵和對國產企業的支持去縮短和世界競爭對手的差距,最終推動我國制造業向“光制造”時代邁進。
國內企業從下游領域應用到產業鏈整體皆能看到高速增長。
(1) 從下游應用領域看:可分為綜合應用和各細分領域,綜合領域主要包括大族、華工以及嘉泰激光,細分領域包括航天航空、軍工研發、軌道交通、顯示照明、新能源、光伏、動力電池、工業制造、汽車制造、船舶、電子、通訊、醫療、美容、服裝、儀器儀表、傳感器、3d打印、娛樂等,平均營收和凈利潤增長均在50%+。
(2) 從產業鏈角度看:中上游企業包括上游晶體供應商、外延材料和芯片、激光電源以及中游光纖激光器;平均營收和凈利潤增長均在55%+。
“中國是激光最大的市場,崛起正當時。”激光產業研究專家羅百輝表示,2023年全球激光器行業收入規模約250億美元,中國已經取代歐洲,成為激光器最大的消費市場,市場規模增長至800億元左右,約占全球市場規模的50+%,國內市場激光產業大爆發的原因主要是:
需求端:(1)存量市場需求:中國是世界制造工廠,原有的工業2.0/3.0設備在升級過程中有很大的存量升級市場;(2)增量市場需求:消費電子、新能源、面板等下游激光市場應用快速打開。
供給端:國內激光產業技術轉移相對成熟,尤其是中小功率;成本和綜合服務優勢將加快對國外的取代過程。如銳科公司在10~30W小功率光纖激光器的價格會比同類進口光纖激光器低40%~70%不等。
政策端:“中國制造2025”、十四五規劃等一系列政策出臺,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的目標確定,加速了中國制造業升級轉型的進程。
產業區域發展集中,各產業帶定位明確。目前中國激光產業主要有5個產業帶,分別是華中、華東、華南、華北、西部地區。
1)華中區域:激光產業數量最多,主要是武漢超過100家企業,近10萬人從事激光技術及產業化,并完備的產、學、研國家級基地。
2)華東區域:主要是大功率激光切割焊接設備,擁有國內頂尖激光水平。
3)華南區域:尤其是深圳成為全國最大應用市場,但主要是激光中小功率加工設備。
4)華北區域:激光產業主要是借助北京的IT研發和政策支持發展迅猛,包括大功率。
5)西部地區:激光產業主要是軍工國防科研領域,強激光與粒子束前沿技術,包括高功率。
經過審慎對比與遴選,我們重點推薦下游業務均衡、具有較為深厚積累的激光設備平臺類公司:大族激光等,和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產研一體壁壘堅固的激光器龍頭:銳科激光,以及產業趨勢明確、上游核心材料類公司:福晶科技等。
本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激光加工設備產業產品、市場規模、市場應用的發展狀況及行業主要企業發展情況,行業發展趨勢等內容,總結分析了激光加工設備在各領域應用發展情況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并提供切實可行投資建議。
報告目錄
第一章 激光產業發展概述
第一節 激光產業介紹
一、激光產業概述
二、激光技術發展歷史
第二節 激光器發展狀況分析
一、激光器的分類
二、全球激光器市場規模
第三節 激光加工技術特點
一、激光打標技術
二、激光切割技術
三、激光焊接技術
四、激光打孔技術
五、激光熱處理技術
第四節 激光設備產業發展驅動因素
一、發達國家紛紛重點布局激光產業
二、我國進入激光技術大面積推廣應用時代
三、在中國制造業升級背景下,中國激光產業蓬勃發展
四、激光加工替代傳統加工工藝趨勢明顯
五、新興應用領域快速發展
六、我國激光產業配套日趨成熟,為產業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第二章 光纖激光器技術及市場分析
第一節 光纖激光器基本情況
一、光纖激光器行業發展歷程
二、光纖激光器產品介紹
第二節 光纖激光器的原理
第三節 光纖激光器的技術特點
一、光纖激光器技術優勢
二、光纖激光器核心技術分析
第四節 光纖激光的應用領域
一、通信領域
二、工業領域
三、醫療領域
四、軍事領域
第五節 光纖激光器市場規模分析
一、全球激光器行業市場規模及用途分析
二、中國光纖激光器市場規模分析
第三章 光纖激光加工設備市場分析
第一節 光纖激光加工設備技術特點
一、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
二、低成本
三、智能化
四、高集成化
第二節 光纖激光加工設備市場規模分析
第四章 半導體及其它激光加工設備市場分析
第一節 半導體激光器行業發展概況
一、半導體激光器產品介紹
二、半導體激光器市場規模
三、半導體激光器的應用領域分析
第二節 半導體激光加工設備市場規模分析
第五章 激光加工設備市場占有率分析
第一節 中低功率設備市場占有率分析
第二節 大功率設備市場占有率分析
第六章 中低功率激光設備市場分析
第一節 中低功率激光加工技術特點
一、中低功率激光設備加工優勢
二、激光打標機加工特點
三、激光剝線機加工特點
四、激光清洗設備加工特點
五、激光切割設備加工特點
第二節 中低功率激光加工設備成本結構分析
第三節 中低功率激光加工設備市場規模
第七章 大功率激光加工設備市場分析
第一節 大功率激光加工技術特點
一、大功率激光設備加工優勢
二、大功率激光切割設備加工特點
三、大功率激光焊接設備加工特點
第二節 大功率激光加工設備的降成本方式
第三節 大功率激光加工設備市場規模
第八章 激光焊接設備市場分析
第一節 低功率激光焊接市場規模
第二節 中國低功率激光焊接企業市場占有率
第三節 大功率激光焊接市場規模
第九章 國內激光加工設備企業分析
第一節 大族激光
一、企業簡介
二、企業成長力分析
第二節 華工科技
一、企業簡介
二、企業成長力分析
第三節 新松機器人
一、企業簡介
二、企業成長力分析
第四節 楚天激光
一、企業簡介
二、企業成長力分析
第五節 亞威創科源
一、企業簡介
二、企業成長力分析
第六節 領創激光
一、企業簡介
二、企業成長力分析
第十章 國外激光加工設備企業分析
第一節 TRUMPF
一、企業簡介
二、企業成長力分析
第二節 德國埃馬克
一、企業簡介
二、企業成長力分析
第三節 FANUC
一、企業簡介
二、企業成長力分析
第四節 YASKAWA
一、企業簡介
二、企業成長力分析
第五節 JENOPTIK AG
一、企業簡介
二、企業成長力分析
第六節 KUKA
一、企業簡介
二、企業成長力分析
第七節 ABB
一、企業簡介
二、企業成長力分析
第八節 COHERENT
一、企業簡介
二、企業成長力分析
第九節 Bystronic
一、企業簡介
二、企業成長力分析
第十節 AMADA
一、企業簡介
二、企業成長力分析
第十一章 大功率激光加工應用市場分析
第一節 汽車工業對激光加工的需求分析
一、激光在汽車工業的應用
二、激光加工汽車車身的特點
三、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狀況分析
第二節 航天航空工業對激光加工的需求分析
一、激光在航天航空業中的應用
二、激光加工飛機機身的特點
三、中國航空制造業發展狀況
第三節 鈑金加工對激光加工的需求分析
一、激光在鈑金加工的應用
二、鈑金激光加工的特點
三、鈑金加工工業發展狀況分析
第四節 其它大功率激光加工應用
一、高鐵/地鐵機車激光加工
二、核電裝備激光加工
第十二章 低功率激光加工應用市場分析
第一節 TFT-LCD產業對激光加工的需求分析
一、激光在TFT-LCD加工的應用
二、激光加工TFT-LCD的特點
三、TFT-LCD產業的發展狀況分析
第二節 塑料加工對激光加工的需求分析
一、激光加工在塑料加工的應用
二、激光加工塑料的特點
第三節 玻璃加工對激光加工的需求分析
一、激光在玻璃加工的應用
二、激光加工玻璃的特點
三、玻璃產業發展狀況分析
第四節 鋰電池對激光加工的需求分析
一、激光加工在鋰電池的應用
二、激光加工鋰電池的特點
三、鋰電池產業的發展狀況分析
第五節 傳感器對激光加工的需求分析
一、激光加工在傳感器加工的應用
二、激光加工傳感器的特點
三、傳感器產業的發展狀況分析
第六節 中低功率激光加工其它應用分析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