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激光制造商情》cici
《激光制造商情》:華光光電進入激光行業以來,公司在您的帶領下,憑借出色的技術快速成長。回顧公司的成長經歷,您有何感想?
肖總:近幾年,經過華光光電上下團結一心的努力,華光光電成長迅速,也取得喜人的成績,回顧華光光電的成長歷程,我認為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以下幾點:
一、要具有危機意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危機意識是人類重要的智慧。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不斷地在提醒我們,沒有核心技術,隨時都會被卡脖子,無論國家還是企業,都是沒有未來的。
華光光電自成立之初就以致力于光電子核心元器件的國產化替代為戰略指導,目的就是實現關鍵技術攻關,在特殊時刻不被卡脖子。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超,經過十幾年的技術沉淀和發展,華光光電已經掌握了半導體激光器外延結構設計、材料生長、芯片制備及器件封裝制作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并且多項技術處于世界領先。
二、要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驅動力,沒有創新就沒有競爭力,沒有競爭力企業就會被淘汰。許多國際大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都高達數十億美元,就是為了支持自己的強大研發機構和團隊的創新實踐,使企業保持旺盛的創新活力。
華光光電也深知創新的重要性,在研發投入上持續保持較高的占比,就是為了保證公司持續的創新能力。截至目前,華光光電已經申請國家核心專利近600項;2020年11月由華光為主要參與單位制定的國內首個國際激光標準(IEEE)正式通過審核;近三年華光光電累計取得鑒定成果17項,《高可靠性瓦級660nm半導體激光器》被鑒定為國際先進,多項成果被評為國際領先水平,創新能力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
三、要具有穩定的團隊。任何一個公司要實現穩中求進,奮發有為,只是有危機意識和創新意識是不夠的,還要有穩定的團隊,并為了共同的目標努力奮斗的精神。
華光光電擁有一支由長江學者、國家特聘專家、泰山學者以及應用研究員、高級工程師、博士和海內外高級技術顧問等160余人組成的穩定研發團隊,借助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山東省半導體激光器技術重點實驗室等平臺,華光光電圓滿完成了多個省部級、國家級科研任務。
以華光光電承擔的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為例,在公司科研團隊的努力之下,華光光電采用自主設計的非對稱限制結構等多項創新技術,有效地提高了激光器的轉換效率,提高了最大輸出功率,該成果經鑒定綜合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本項目取得的技術研究基礎上,經過科研團隊不斷的技術改進和提升,由華光光電自主研發的808nm大功率激光器輸出功率達到10W以上,轉換效率達到58%,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企業要做到穩中求進,奮發有為,就必須要牢牢樹立危機意識和創新意識。居安思危,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未雨綢繆,方能防患于未然。而穩定的團隊又是保證公司持續的創新力和創造力的有利保障。
《激光制造商情》:作為全球具有研發實力并具備量產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芯片的公司之一,華光光電依靠半導體激光器闖出了一條自己的優勢道路。請您談一談公司的發展定位和理念。
肖總:華光光電的愿景是“成為先進光電子產品和領先解決方案的服務商”,為了實現這一愿景,華光光電制定了五步走計劃。現階段,華光光電已實現“半導體激光器產品及相關解決方案”這一計劃,下一步,華光光電將逐步實現“激光器、PD、調制器等有源光電子產品及相關解決方案”和“光波導、耦合器、分路器、光柵等無源光電子產品及相關解決方案”,并以此為基礎,完成“集光子技術和電子技術及其集成技術于一身的光電子集成產品”,最終成為“成為先進光電子產品和領先解決方案的服務商”。
在這一愿景的指導下,自2002年國內第一只真正具備商品化意義的650芯片下線以來至今,華光光電已經形成年產激光外延片超5萬片,芯片6億粒,高功率激光器件1.5億瓦的規模。
華光光電將始終秉承“核心技術自主可控,關鍵產品不斷創新”的發展理念,將借助十四五開局之年,依托半導體激光技術“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這一創新平臺繼續延攬高端激光技術人才、建設多領域創新合作平臺,提升和擴大優勢產品產能,以打造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先進光電子集成基地。
《激光制造商情》:華光光電一直深耕于半導體激光器,在激光器領域做出了不錯的成績,能介紹一下2020年公司的業績以及最近研發的新產品嗎?
肖總:2020年,受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疫情影響,各領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業績下滑現象,但華光光電卻實現逆勢增長,公司盈利能力和研發投入等都呈現增長態勢。這主要也得益于我們掌握了最上游材料到芯片的核心技術,實現關鍵領域的自主可控,有效的突破壁壘,這也是我公司能夠持續正向發展的基礎。
同時借助雄厚的研發實力,2020年華光光電還獲批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這在激光上游材料芯片企業領域內還是第一個;同年,作為主要參與單位發布了國內第一個激光技術類IEEE國際標準。在激光芯片、器件等核心領域不斷實現技術突破,其中:6系列紅光激光芯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在激光顯示、短距離通訊等領域得到推廣應用;7系列單巴條芯片、疊陣模塊滿足國家重大工程需求,被評價為國際領先,并成為國內唯一具備該產品研發及產業化的企業;8系列激光芯片及器件技術水平及產銷能力繼續保持行業領先;9系列巴條產品在國家重大需求領域得到進一步驗證,成為目前僅有的通過測評的產品,同時在5G通訊領域已實現瓦級功率輸出。后續我們將借助國家級創新平臺這一優勢,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在保持優勢產品提質增量的前提下繼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并且,華光光電在國家重大需求領域也取得了突出成績,所研發的部分7系列、8系列、9系列巴條芯片獲得了客戶高度認可,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激光制造商情》:近年來激光產業的快速發展給多數激光企業上市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我們注意到華光光電從最開始的新三板轉戰科創板,這是基于什么原因?請您介紹一下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和總體布局。
肖總:激光產業近幾年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激光也已經快速滲透到我們普通大眾接觸到的每個領域。醫養健康、智能傳感等領域用激光器市場占有率一直處于領先地位,隨著智能制造的不斷深入,激光產業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優質環境。基于此,華光光電進行科創板轉板是必然的,同時,科創板更加有利于我們這樣技術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
下一步華光光電將依托國家級創新平臺繼續提升研發實力。優勢產品繼續提質增量,保證市場領先地位;并針對國家重大需求,加大研發投入,突破壁壘,實現激光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技術進行集中攻關,實現高質量的技術突破。同時突破壁壘,借助自身上游核心產品自主可控等優勢積極向下游高端應用、第三代半導體激光芯片、量子級聯激光器等領域進行探索拓展。
《激光制造商情》:過去的一年,激光行業雖然受到國內外宏觀環境較大的影響,但中國激光產業仍然保持較高的速度增長,能分析一下這是基于什么原因嗎?
肖總:2020年,中國激光行業盡管受到全球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和復雜國際形式的影響,但是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國激光產業仍然保持較高的速度增長。
當前,我國制造業生產效率與制造強國差距還較大,隨著后疫情階段中國制造業的強勢復蘇、中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激光產業的正在強勢崛起。
一方面,激光加工對傳統加工的加速替代,使得激光設備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相比傳統機械加工,激光切割、焊接等工業加工能夠較好地解決不同材料的加工、成型和精煉等技術問題,正越來越多地取代傳統制造技術,重要性日益提升。
另一方面,激光技術的日漸成熟,使其應用場景不斷擴寬。隨著精密激光制造和服務技術日益成熟,激光智能制造正從傳統的大型制造業向汽車輕量化、動力電池、OLED、消費電子脆性材料等精密加工制造行業拓展。
而復雜的國際形式和國外疫情反復導致國外產品供貨的不確定性,也促進激光產業國產化替代進程正不斷加速,給國內激光企業帶來更多的機會。同時,國內大循環又進一步加速了中國激光產業鏈的優化升級,國內激光企業已經進入全面提質增效階段,中國激光產業能夠保持高速增長是必然趨勢。
《激光制造商情》:結合當前技術與未來應用趨勢,您可否從以下三個方面談一談我國激光發展的展望和預期。
肖總:1) 從技術方向
未來,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下,我們將繼續堅持走自主可控、聯合共贏的創新發展之路,大力推進半導體激光器核心元器件的國產化替代。其中:
在激光外延方面,以高端激光器應用市場為導向,在4寸量產的基礎上,突破6英寸大尺寸激光外延片生長難題,制備指標領先、質量可靠、生產穩定的高端激光器外延片。
在激光芯片/巴條方面,對標國際先進,突破關鍵技術難題,進一步提升輸出功率、光束質量及可靠性。單模芯片實現亞微米級精度刻蝕,向智能傳感等領域拓展;多模芯片往高功率、高亮度方向發展,8系列連續輸出功率突破20W,9系列連續輸出功率突破30W。高功率巴條繼續以終端應用為牽引,高峰值功率和高平均功率產品并行發展,單巴條準連續輸出功率突破1000W,連續輸出功率突破300W。
2) 從市場方向
隨著“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和“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制造業對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模式的需求日益增長,激光技術作為現代高端制造前沿技術,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中國的激光產業起步雖晚,但是發展迅速。據公開可查的數據顯示,中國現在已成為中低端激光制造做的最好也是最大的市場。而在高端領域,中國目前也正在加緊追趕的腳步。激光作為一項重要的工具性技術和滲透性極強的基礎性技術,其應用加速改變了相關行業的面貌,所支撐的經濟規模也遠大于本身的經濟規模。例如激光在制造業的應用和拓展改變了制造業傳統加工模式,激光在醫療美容行業的應用和拓展改變了臨床治療的傳統方式等;激光在智能傳感和信息傳輸豐富了智能社會需求和信息傳輸速度。激光技術孵化新應用的能力很強,能夠不斷地與其他原有技術或產業融合創造新的應用和產業。總之,激光可以加快改變當今社會形態,豐富人們的感知。
在國家科技計劃的支持下,“增材制造和激光制造”國家重點專項,從基礎研究,器件研制,裝備開發和實際的應用示范,形成“全產業鏈、一體化實施”的思路,集中優勢力量進行攻關。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華光光電現在重點關注的方向。
3) 從全國激光區域發展格局來談
激光產業早已形成珠三角、華中、長三角以及環渤海產業帶。每個產業帶各具特色,并孵化出了多個領軍企業。環渤海產業帶可以說是以山東濟南為中心向周邊輻射,各類相關企業達五、六百家,規上企業也超過百家。而且山東可以說是國內激光產業中產業鏈最完備的。從激光外延材料、芯片、器件,光纖激光器、晶體材料、電源、冷水機等等均有涉足。應用領域更是從高端裝備、醫美器械、傳感夜視、激光顯示、雷達測距等各領域均實現全覆蓋。
2016年華光光電牽頭成立了省內第一個激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為省內激光產業發展集聚及協同發展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并得到多個層面的關注,有效的推動了山東激光產業的健康發展。去年又經省政府批復成立了“山東激光裝備創新創業共同體”,并以華光光電牽頭成立了共同體核心運營機構,負責省內激光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引進先進激光裝備技術、孵化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型激光產業。在聯盟、共同體以及華光光電龍頭示范作用下,山東已經集聚了一批成長迅速、發展狀況良好、創新實力強的激光領軍企業。近年,濟南市在高新區智能裝備城片區借助聯盟、共同體及華光光電在上游核心技術優勢,并依托“一個國家級激光技術創新平臺+多個激光產業園區+N個應用領域招引、孵化”著力打造激光產業創新、創業基地。同時,華光光電也是堅持以“上游核心技術創新,帶動下游產業應用領域拓展”這一技術創新理念,積極為下游應用單位提供高質量激光解決方案,解決國內激光產業“有器無芯”這一尷尬局面,快速促進山東乃至全國激光產業的健康發展。華光光電有責任更有義務為國家在激光產業發展、重大需求、關鍵“卡脖子”技術攻關領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