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光學學會 主席John D. Harvey教授
John D. Harvey教授在奧克蘭大學工作,同時也是澳大利亞光學學會主席。他研究了光纖中的非線性脈沖傳播,以及在高速光通信系統等方面的應用。
本刊有幸在深圳遇見John D. Harvey教授,給跟他做了采訪,以下是內容:
01.您好,John D. Harvey教授,請對深圳的激光發展作一個簡短的評論。
John:這可能是我第二次來深圳,同時是參加一個會議,我相信這次會議只是一個體現,我覺得深圳的激光產業積極與脈動讓人感受強烈,令人印象深刻。
John: 好的,問題很有趣。事實上,在我的演講中談到這些介紹。從歷史上看,澳大利亞在20世紀90年代在光子學領域的應用和工業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后來發展緩慢滯后,現在我們在某些方面遠遠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原因之一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不是制造業發達的經濟體。很多光子、激光的技術沒有應用、檢驗的機會,更不用說能夠產業化,這反過來無益于科研進一步推進,在一段時間里都停滯了。
John: 目前雙方在研究領域有很多接觸。重點是要把這些聯系轉化為工業聯系。有一些很好的例子--我相信澳大利亞的光子學研究中心在20年前把很多關于光纖繪制的技術轉移到了武漢等。我認為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需要的是對生產技術的投資,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例子——新西蘭的一些新成立的公司獲得了中國的風險投資,這才是真正有用的。
04.您是光通信和激光應用方面的專家,那么除了材料加工外,激光的潛在應用是什么?John: 激光的第一個大市場實際上是在光通信領域,基本上都是在20世紀90年代。現在已經有了一項成熟的技術,而且已經趨于穩定。我看不到在進一步的通信技術方面有任何真正的顯著的增長,但是,有一些真正有趣的傳感技術已經用激光開發出來了,他們未來也是很有發展潛力的。
05.你對中國的印象如何?你對這里的激光發展了解多少?
John: 我知道中國有很多有趣的發展。我知道中國在應用激光技術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我們對這里的投資環境有些羨慕,因為中國是一個很大制造業經濟體,擁有了激光加工試驗應用的優勢,我認為這就是與澳大利亞、新西蘭最大的區別。我在深圳的激光展覽會上看到很多中國公司,他們有大型機器設備,這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不確定他們是否在中國以外這些產品可以銷售很好。他們的優勢在于,在中國,激光設備可以做到沒那么昂貴,這就是為什么我認為中國在激光加工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來源:激光制造商情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