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頓引進“心學”管理,打造共好企業!
先將員工的心照顧好,就能把產品及公司做好、做強!
最近,中國大陸刮起一陣王陽明的“心學”熱,企業紛紛將其精髄導入公司經營管理。
威士頓公司總經理陳玲君也在“人才養成是企業永續發展的關鍵”、以及“擁有好的企業文化,才能打造幸福企業”的思維下,將“心學”融入公司管理;透過營造企業中心思想與企業文化,讓威士頓成為幸福的企業、進而蛻變成為兩岸工業冷卻系統的領導廠商。
人才是企業生存及發展的關鍵
陳玲君表示,“人”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人的素質提升,產品的質,也才會跟著提升。同時,企業留住好的人才,人力、物力、財力,也會跟著進入企業,競爭力將因此不斷躍升──相對而言,企業想要留住好的人才,必須擁有企業的中心思想、文化與制度,這就是共好的循環與宇宙法則。
陳玲君舉日本為例指出,心學在日本的地位,幾乎相當于文藝復興之于中世紀,尼采超人哲學之于德意志。日本用“心學”理念教化國民,去除私欲,講究團隊精神,改造國民素質,短短幾百年,日本從中國的一個附屬國,發展為今天的世界經濟強國。她說,身為一家公司負責人,“我靠經營事業來修道、修行”,除了要照顧員工,并且必須思考產品對環境、對產業的影響;正因為威士頓不斷傳達“修身、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思想來豐富員工的心靈,威士頓才有更多進步與成長的機會,成為引領趨勢的優質企業。
建立優質企業文化
陳玲君說,企業文化是近來常被提起的話題,企業文化離不開“共生”、“共榮”、“共利”三大內涵,它包括了企業與員工、企業與企業間的關系。她說,企業獲利是手段,追求企業、員工、客戶、社會的幸福,才是終極目標。“我就是站在這個基礎上,把藝術、文化、哲學,以及環保、節能等觀念帶入公司,讓員工、客戶都能感受到威士頓是一家充滿人文素養的企業,而非冷冰冰的生產工廠。”
她特別強調,現在是個升學主義掛帥的社會,“很多人被書嚇怕了”,出了社會就不再閱讀,少了讓自己成長的機會。其實,社會變化飛快,該公司鼓勵員工要養成閱讀習慣,透過自己的眼睛,接觸那些未接觸過的人事物,增長自己的見聞,并投射到工作上,對個人、對公司,百利而無一害。陳玲君指出,以前看到好書,會買來給同仁看及送朋友、客戶,未來,也將針對不同單位,提供不同面向的書籍供同仁閱讀;我希望,威士頓除了是好產品的制造廠,也是書香社會的供貨商。
現在的威士頓,不論老板、員工,長期沉浸在這股氛圍中,逐漸創造出獨特的企業文化與中心思想。同時,在這些觀念的熏陶下,公司不論廠辦外觀、內部裝設,乃至產品的研發,莫不融入藝術美學、人文思維與環保節能等三大因素,漸漸的,它成為公司業務穩定成長的主因之一。因為,公司透過這些改變,同仁心態跟著調整,向心力更強,競爭力當然跟著攀升──陳玲君說,基于“回饋社會”的心,以及對于人文素養、書香社會的堅持,公司每年捐贈學校、圖書館、團體各類書籍,期望所有企業主共襄盛舉,用行動打造臺灣成為一個人人心存美好心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