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激光制造商情》:您之前在國外也有創辦過公司,那時候公司主要是從事什么方面?
答:主要是提供與激光應用方面相關的技術服務,或者是貿易方面業務。
2. 《激光制造商情》您回國之后在廣州明珞汽車裝備公司任職,主要是經營汽車白車身加工,那您覺得激光焊接技術在明珞公司應用最多的是哪個領域?
答:應用最多的還是激光釬焊。激光釬焊在汽車的頂蓋、側圍以及汽車后背箱的車蓋,行李箱蓋,甚至于一些添加件,都使用到。非釬焊也有用到,主要是利用掃描振鏡,以很長的焦距掃描焊接,速度比較快,可以取代原來的點焊。其它的應用還包括熔焊和激光與MIG的復合焊。復合焊主要用在鋁車身的焊接。
nclick="window.open('http://www.shark147.com/uploads/allimg/141209/9_141209161929_1.jpg')" />
3. 《激光制造商情》您剛提到的應用,一般采用哪些波長范圍的激光器呢?
答:采用什么樣的波長一般跟我們用的激光器有關,像碟片式激光器是1.07μm,跟IPG的光纖激光器差不多的波段,釬焊用的是Laserline的半導體激光器,數量也不少,它的波長也包含了這個范圍。
4. 《激光制造商情》:您所提到的碟片激光、光纖激光和半導體激光三種光源,用得最多的是哪種呢,為什么?
答:目前我們公司用的是通快公司的碟片式激光器,至于車廠,大眾汽車用的是Laserline較多,而菲亞特汽車那邊用的是通快公司的,光纖激光器可能在通用汽車用得多一點。
5. 《激光制造商情》:您是從海外歸來,那么就激光應用汽車白車身,國內與國外在技術推廣方面有什么不一樣?
答:在汽車在這方面,歐洲使用激光技術是最多的,美國也在慢慢發展起來了,中國的汽車制造商在近幾年采用激光技術越來越多,使用率發展提升也是非常快的,而且中國的汽車市場很大,只要這些汽車制造商普遍意識到要用激光,那么這一塊的激光應用市場是非常巨大的。
6. 《激光制造商情》:您本人也是從事激光技術在汽車制造的應用工作,那么您對汽車應用市場前景是否樂觀?
答:這方面還是非常樂觀的。我認為,從現在到2019年之前,采用激光技術的汽車商和裝備商還是會越來越多的,使用規模和使用率也越來越大。合資汽車品牌使用激光技術會多一點,而自主品牌也會慢慢往這方面發展,但是具體使用率還是取決于使用激光技術所帶來的成本以及激光工藝與其他工藝優缺點的抉擇。
7. 《激光制造商情》:明珞公司的生產線很多都實現了柔性化加工,你們的核心技術產品是哪些方面呢?
答:我們公司主要是屬于系統集成商,激光方面應用得比較多。至于白車身流水線我們有幾款自己的產品:一個是汽車總拼系統,一個是汽車傳輸系統,快速積放式的輸送系統,以及數控NC locator定位系統,另外一個就是修模換帽器,就是點焊以后電極帽需要修模與換帽。這幾個是我們主要的產品,其它的大多是應用在我們做的系統集成。
8. 《激光制造商情》:明珞公司的這些產品以及集成系統一般都服務于哪些汽車品牌呢?
答:我們的汽車客戶群體包括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廣汽集團的本田、豐田,廣汽荻原模具、長沙菲亞特、北汽集團、北汽銀翔汽車、以及北汽的其它相關廠家,另外還有CAPSA(長安標致雪鐵龍)、馬自達最大的底盤供應商威泰克也是我們的客戶。
目前我們也在追求更高端的客戶,像奔馳、寶馬,沃爾沃這樣的品牌,因為在他們嚴格的制造標準和技術要求下,我們也會不斷地提升。
9. 《激光制造商情》:您認為,以國內目前激光發展的速度和現狀,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追上像德國那樣的發展水平呢?
答:這個時間取決于我們怎么做,德國有一套很好的體系,是從它的教育系統,到工業生產和應用的態度都是非常重視的。如果國內的發展要想和德國站在同一水平,那么基本上是從培養人才開始,并且從科研、生產到應用的做事態度都要非常嚴謹,各方面著手重視起來,也是有可能趕上德國的水平的。另外歐洲與北美對項目管理的細致嚴密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10. 《激光制造商情》:如果讓您預測一下時間,那可能需要多少年?
答:如果國內政府和全國的激光技術人員都共同努力的話,估計需要10至15年吧。
11. 《激光制造商情》:今年的亞洲激光論壇就有專門的會議探討激光技術在汽車的應用,像國內這樣的活動對推動激光技術在中國汽車制造應用有什么意義?
答:亞洲激光論壇和國際接軌還是很好的,我也留意到最近幾年國內的激光會議也吸引到國外主流的供應商和應用商都參加。對國內年輕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來說,都是很好的一個機會,除了交流之外,互相學習也是應該要做的。當然我們不能要求一下子達到國外的水平,但是只要我們不斷地自我改進,互相學習,10年之后中國就是激光發展最迅速、市場規模最大的國家了。
12. 《激光制造商情》:您參加了今年的亞洲激光論壇,請談談您的感受和學習經驗。
答:首先我非常感謝有這么一次機會來參加本屆論壇,水平也做得相當不錯,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會議現場外面偶爾有一點噪聲,影響交流的效果,希望明年這方面改進。
作為一個汽車廠的供貨商,我是希望和車廠多交流,院校與研發單位也有非常不錯的寶貴經驗,一些先進的技術,我覺得兩方面都是需要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