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激光制造商情》:非常感謝能夠采訪金先鋒!金先鋒是國內一家著名的光電儀器代理商,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公司的發展歷程。
路亮:金先鋒成立于1995年。成立之初,我們本著“同行世界改變中國”的戰略原則,引進國外先進設備服務國內客戶。到目前為止,金先鋒經歷了大概不到20年的發展。這20年來,我們的發展非常迅速,至今已有6家分公司近百名員工,已是目前國內業界最著名的光電代理商之一。
2. 《激光制造商情》:我們了解到貴司代理的品牌大多是歐美的,分別有哪些呢?請重點介紹幾個品牌,為什么選擇這些品牌呢?
路亮:我們代理的產品從產品類型來分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激光以及激光的量測產品,第二類是高端的光譜產品,第三類是高端的影像以及探測產品。從激光以及激光的量測產品來講,我們代理的產品有法國Resolution Spectra System公司的小型超高光譜分辨率光譜儀,以色列Ophir公司的激光功率能量計表頭、激光功率計探頭、激光能量計探頭、OEM探頭、光束截止器以及探頭自助查找軟件等產品,美國Photon公司的狹縫掃描激光光束分析儀,美國Bristol公司的激光波長計,美國Spiricon公司的面陣激光光束分析儀等品牌產品。
我們選擇代理廠家的考慮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產品要有獨特性,能夠填補國內相關領域儀器的空白。第二個考慮因素是產品的品質,我們希望提供成熟的高品質產品給客戶。比如我們代理的Ophir公司的激光功率能量計表頭產品,它本身的知名度非常高,國際市場占有率更是超過了50%。
3. 《激光制造商情》:從這些年經營外國光電儀器品牌的經驗來看,請您談談這些類型的儀器上,中國的和歐美的產品有什么差別?
路亮:區別主要可能是兩點。目前階段來講,相對的,歐美公司的技術比較領先、創新性比較強,差不多每隔一兩年就能出產新技術新產品,這方面國內就比較落后。第二方面我覺得主要是產品的品質方面,在一些比較成熟的領域,比如像光纖激光器、固體激光器或者一些量測產品,并不是國內廠家不能提供這類產品,而是在目前階段,從加工工藝以及品質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差距。不過我們能感覺到,目前國內這類產品也在改善與提升,我想在不遠的將來,國產產品一定能達到同歐美相當的水平。
4. 《激光制造商情》:激光是高門檻的技術,在測量測試方面往往需要高端儀器,貴司有哪些產品可以用于激光測量跟檢測的?它們有什么優點?
路亮:目前從激光測量的角度來講,我們公司提供的設備主要有三類,一類是激光功率能量的測量,提供的產品是以色列Ophir公司的產品,Ophir公司產品的優勢在于準確性高,產品覆蓋面廣、基本能覆蓋所有目前市場激光器的測量需求。第二是美國Spiricon公司和美國Photon公司的產品。這兩家公司產品的優勢在于信耐度和可靠度非常高。第三類產品是激光波長計,我們主要代理的是美國Bristol公司的產品,Bristol公司產品的優勢在于準確度高,測量1000納米波長的激光的時候準確度可達0.2pm。
5. 《激光制造商情》:貴司也有代理多種類型的激光器產品,請您談談目前國內激光器的測試設備及測量設備的行業現狀。
路亮:目前來講,針對激光制造領域來講,產品主要是兩類,一類是激光功率能量計,另一類是波長光束分析儀。激光功率能量計主要用于高精密加工,另一類的激光加工領域內,激光的波長光束對于精密加工的影響非常大。
6. 《激光制造商情》:貴司有著近20年的發展歷程,而激光產業過去幾年特別是2007年以來,在激光制造和加工設備都進入快速發展,這是否給貴司帶來什么樣的機遇,這幾年貴司又取得怎樣的發展成績?
路亮:目前國內廠家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以我們的切身體驗來講,在過去的幾年整個行業的發展非常快,對這方面需求很大,去年公司的銷售額達到了500萬美金,呈現一個顯著的增長。而六七年前大概是100萬美金,到去年的500萬美金,差不過每年有50~60%的增長率。
7. 《激光制造商情》:目前國內激光測試方面比較滯后,您怎么看目前國內激光在測試測量方面的落后?您有什么好的發展建議嗎?
路亮:目前國內激光測量相對發展比較落后,在激光量測這個領域,我們基本使用進口產品。而且相對激光測量產品的設備使用覆蓋面來說,歐美國家的覆蓋面遠遠大于國內。但在近幾年,我們看到了國內的這種狀況正在逐漸改變。歐美廠家中,比如羅芬和通快公司,它們的激光加工設備中都有激光功率能量的OEM探頭,OEM探頭集成到設備里面,它可以實時對激光功率及激光功率的變化進行反饋。目前國內的大型公司,如大族激光,也有如此舉措。但相對來說也會提高成本。不過,目前來看,國內市場對激光測量設備的需求也越來越明顯。
8. 《激光制造商情》:請談談貴公司2014年的發展情況以及發展計劃。
路亮:2014年,我們計劃在常規的代理領域,推出自制的拉曼光譜系統,并力爭達到20%的業績增長,銷售額從之前的100萬美金到去年的500萬美金,這個增長我們得感謝激光加工制造領域的快速發展。
本文刊登于:《激光制造商情》2014年7月刊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