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武漢•中國光谷激光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年,在過去的一年里,武漢東湖高新區激光產業的上、中、下游產業鏈已經形成,并建設一批創新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現有激光產業相關企業200多家,骨干企業30家,銷售收收入達200多億元,同比增長35%。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為了進一步提升東湖高新區激光產業研發和制造水平,打造一流國際激光產業研發生產集聚區,決定成立光谷激光產業基地建設領導小組。武漢激光產業基地建設已正式開始啟動,武漢華工科技、武漢銳科光纖激光、武漢天琪激光、武漢凱奇焊接、武漢新特光電等企業先后開工建設生產基地,進一步滿足研發和擴產的需要。全年有6項目成果通過湖北省科技廳及武漢市科技局組織的專家鑒定或驗收,如:“高功率碟片激光器的研發”、“4kW全光纖激光器”、“汽車座椅調角器激光全自動焊接加工技術與裝備”、“汽車管類零件激光在線高速焊接加工技術與裝備”、“汽車變檔套激光雙工位自動切割加工技術與裝備”、“高功率CO2激光帶鋼連軋焊接機組”。有關科技項目或成果獲獎,如: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獲國家發改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杰出貢獻獎”、“碟片固體激光器”發明專利獲第40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會銀獎、“高速高精大幅面坡口激光切割加工技術與裝備”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工業激光器及其成套設備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獲湖北高校科技轉化“十大成果”獎、“用于大功率脈沖光纖激光器的聲光調制器”獲武漢市發明專利銅獎等。
研制成功并推出一批新產品問世,如:武漢光谷科威晶激光“1萬瓦軸快流CO2激光器”、 武漢華工激光“全自動化數控激光切管生產線”和“激光三維遠程焊接系統”,武漢華俄激光“雙齒條驅動500W光纖激光金屬切割機”、武漢梅曼科技“500W光纖激光金屬切割機”等。其中:“激光三維遠程焊接系統”系國內首套用于汽車生產線加工設備,已應用于一汽大眾奧迪Q5等高端車型的部件加工中,特別是“1萬瓦軸快流CO2激光器”,這是目前我國最大功率的激光器,僅次于德國產品居全球第二位。
2013年,是實施“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關鍵的一年,激光產業處于最好發展機遇期,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起到重要作用。國內激光產業正在形成四大產業群,主要集中在華中地區、環渤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并具有以下發展特點,生產與市場規模,整個產業將呈現指數增長趨勢,用先進的激光制造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仍將是我國激光產業未來發展遵循的道路,激光產業將更加集中在武漢、廣東、北京、上海、江蘇等經濟發達省、市,同時區域和行業內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經過近幾年發展,武漢激光產業格局逐漸形成,特別是與國外有關公司合作與交流,大大地提升企業市場競爭能力,主要體現在新型激光器的研制、大功率激光切割機、中小功率激光切割機、大功率激光熱處理成套設備等,其技術指標、可靠性等處于國內先進水平。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