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是中國激光技術從實驗室真正走向市場,開始大規模在各個行業領域應用,尤其是在打標,切割,焊接這些方面得到廣泛的開發,產品和技術逐步成熟,產值和從業人員迅猛增長。不足之處是整個產業還處于應用型開發,單元技術以及系統集成技術與國際水平還有差距, 可喜的是有些關鍵部件已經逐步國產化,技術水平在不斷提高,而且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比如說振鏡,側泵模塊,Q開關,軟件和控制系統等。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的經濟迅猛發展,已經成為世界上的制造大國,對激光設備的需求是逐年增長,激光技術也不斷的融入到新的領域應用。但是一些高端設備以及一些核心部件還是依賴于進口,比如說紫外激光器,超快激光器,高功率光纖激光器,高品質射頻CO2激光器等,制約了中國的激光行業的發展,沒有真正的中國制造 的品牌。要保證行業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必須加大在基礎單元技術上的研發投入,一方面政府需要作正確的引導,還需要一部分人靜下心來做真正意義上的開發。從基礎材料,激光技術,系統集成全方位來提高行業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從一個激光大國變成激光強國。
三工多年來一直非常重視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我們現在在高功率紫外激光器方面取得進展,真正進入工業化應用,性能達到國際水平。在系統集成方面,我們的刻膜機具備國際先進水平,完全可以替代進口。正在研發的微加工系列設備以國際最高水平為標準來設計開發,其中的核心部件均為自主研發的產品。相信在十二五期間我們與世界先進水平的距離會越來越小。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