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廣州外語外貿大學附屬外語學校科研組傳出消息,該校科研組成員、高三(重點)魔星2班學生周秋文,經過近兩年的自主設計、自主研發,終于成功制造出一款“剪叉升降式3d打印機”,并已向專利部門遞交了三項專利申報:包括3D打印用設備抗震結構;激光雕刻機用放置托架以及用于3D打印機升降臺。
據發明者周秋文同學介紹,這個結構最大的吸引點就是體積小,傳統的3d打印機是塊狀的,而 “剪叉升降式3d打印機”結構可以壓縮到平面狀,方便攜帶而且不需要拆卸。由于設計和做工不足,與設想的壓縮程度還有一定距離,但與相同的打印面積和功能相比,體積也縮小了一半。這種結構理論上可以將高度縮小到10cm以下,比一臺手機立起來的高度還低,體積可以小到1/4。3d打印機可以實現,與打印機原理相同的雕刻機自然也可以實現,利用相同的原理,將3d打印機結構的一半摘取出來,換上激光雕刻頭,就實現了激光雕刻機。
對此,有業內專家分析認為,3D打印是以數字模型為基礎,將材料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物品的新興制造技術,將對傳統的工藝流程、生產線、工廠模式、產業鏈組合產生深刻影響,是制造業有代表性的顛覆性技術。周秋文同學所研發的這項結構性技術,不僅大大降低傳統3D打印機物流成本,而且為傳統3D打印機結構給出了新的發展方向,提供了新的產品研發思路。
“如果能將該結構技術應用到實際制造業或生活中,那就好了”,周秋文同學希望該結構技術能讓中國3D打印產業受益,并能方便人們生活。


“如果能將該結構技術應用到實際制造業或生活中,那就好了”,周秋文同學希望該結構技術能讓中國3D打印產業受益,并能方便人們生活。
轉載請注明出處。